肖九華
◆摘? 要:在AI時代下如何有效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成為廣大中小教師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筆者在所在的雜口小學任教5年,在這5年中將計算機技術與日常的教學相結合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反響不錯。首先教師主動學習,提高自身計算機水平。其次優化課堂形式,使課堂形式和多媒體相結合,學生能夠更直觀的去理解所學知識,更愉快的去接受。最后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偏遠山區孩子爭取社會實踐的機會,讓課堂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助力孩子未來成長。
◆關鍵詞:中小學教學;計算機融入教學;計算機教學;AI教學
一、背景與問題
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我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平均每年提高0.63個百分點,今年預計達到44%的水平。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就業和定居。雖然近些年農村中小學教學設施有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著生源規模逐年減少、師資隊伍老齡化等問題。同時由于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大量學齡兒童由村莊進入縣城上學,鄉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跟不上,教育質量缺乏保障。
二、計算機技術深入日常教學手段
(一)經常性的組織教師到外面培訓,提升教師的計算機操作和應用水平
要讓老師充分意識到計算機技術在中小學教育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偏遠山區的中小學教育。計算機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演示工具,它能優化課堂,讓學生能夠更直觀的去理解所學知識,更愉快的去接受。教育主管部門要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經常派遣一部分教師到高校學習多媒體課件、FLASH課件的制作、視頻的制作、甚至最流行的AI編程、虛擬現實等,學習回來后對剩下的老師進行二次培訓。通過經常性的計算機培訓,使得我校的老師都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并且鼓勵教師把所學的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課堂,讓課堂更加生動,更加受孩子們的喜歡。
(二)鼓勵和獎勵創新教學,優化日常教學課堂形式
計算機融入到中小學課堂,是老師在日常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借助計算機同時給孩子們展示知識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通過計算機不但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還能讓學生更直觀的去認識所學知識。例如老師在講解柳宗元的《江雪》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對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能夠比較熟練的背誦,但是要學生說出來作者寫這首詩的意境和含義,估計對很多學生都是一件難的事情。筆者作為禾源鎮雜口小學的校長,每年都會評選一定數量的優秀教學創新獎,獎勵那些利用計算機創新教學的年輕老師,一方面是對創新教學老師的肯定,同時鼓勵其他老師也加入到創新教學的行列中來。經過4年的工作,目前雜口小學的90%以上的老師都能利用計算機制作PPT,FLASH,視頻。未來還將鼓勵把編程課程引入到課堂,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編程和熱愛編程,養成的良好的邏輯思維,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改變傳統觀念,加強計算機在教學中運用的理解
對大部分中小學老師,要改變傳統的認知:計算機無非做個PPT或者弄個文檔之類的。計算機融入課堂,是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手段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了解,更加好和快的掌握所學的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例如,老師在給孩子們講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的時候,大部分是孩子是沒有到過桂林旅游的,光看課本上的幾個圖片是很難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的含義。如果老師在上課前給學生放映一段桂林市主要景點興坪古鎮、漓江、十里畫廊、遇龍河、陽朔西街、銀子巖、象鼻山的視頻,學生會根據視頻上的內容,再對照課文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出知識間的關聯,以便更好的對所學內容進行理解和強化。
(四)積極利用互聯網資源,為孩子們創造了解外面世界的機會,理論融入實際
筆者所從教的禾源雜口小學,英語老師、舞蹈老師、計算機老師、體育老師都非常缺乏,筆者通過互聯網聯系到了井岡山山大學志愿者協會的一名協會志愿者,和他們商定每半年組織2位井大學子的到禾源雜口小學進行一周的支教生活。目前活動已經進行了兩期,效果非常好。井岡山大學生體育專業的小楊,以專業素養教小運動員們起跑、沖刺、練體能等,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孩子們眼中,這位新來的小楊老師就像大哥哥一樣。給孩子們示范各個姿勢、加油鼓勵,陪孩子們狂。在小楊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積極鍛煉身體。
我校的劉云龍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導致他內心封閉、情感冷漠,不愿意與別人進行交流,成績一直位于班里的后三位。井岡山山大學大學心理系小張來了,主動認領疏導劉云龍心理問題,利用大學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尋找解決辦法。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小張一直與劉云龍生活在一起,他們一起做游戲,一起拍攝家里的美麗風景,一起做手工,一起畫畫,小張用真誠的行動帶給劉云龍真心的關愛,慢慢的打開了內心深處的那扇門,也慢慢的愿意說話,愿意參與課堂的各項活動。
三、結束語
未來將是云計算、AI,虛擬現實的時代,一方面對傳統的中小學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同時也對中小學的傳統教學帶來更多的挑戰。AI時代計算機技術與鄉村教育深度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在政府,教育部門,老師的共同下努力,借助AI和計算機技術,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會越來越來好,農村里面的孩子們也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樣快樂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桂元.人工智能在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第二課堂(D),2020(05):52-53.
[2]范國盛.AI時代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路向[J].教育學術月刊,2020(07):66-73.
[3]蘇維波.計算機技術在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