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宋冬巖

在數字政府建設背景下,為保證“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好,就必須采用政策支持的方式加速推動此項工作。首先,“互聯網+政務服務”政策脈絡包括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數字政府等,在對政策進行優化時,應注意從深化頂層設計入手,辨析頂層概念間的相互關系;再健全政策體系,重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建設;最后,整合內容結構,配合與數據要素相關的政策等。
“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工作落實成效受政策環境的影響,所以想要保證出臺的政策科學、實際,能夠發揮出良好的基礎性支撐作用,相關職責人員就必須從整體政策的特點出發,建立健全政策服務體系,加大完善政策細節的力度,讓政策的優化效果更好。
“互聯網+政務服務”政策脈絡
“放管服”改革
“放管服”改革過程中,需要秉承放管結合、簡政放權的原則,對服務進行優化與改革。同時想要讓此項工作實現縱深發展,還需更大力度地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保證政府職能部門中的工作人員可以在工作對接的過程中實現數據共享,在為人民提供政務服務時,可以效率更高、質量更高。
優化營商環境
在對營商環境進行優化時,“互聯網+政務服務”在其中扮演著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的角色,因此想要政府的辦事效率更高,審批服務效率更快,就必須重視對全國一體化的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并加速建設效率。
數字政府
“互聯網+政務服務”屬于數字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公務人員,都應在為政府數字化轉型大計中貢獻自身力量。
“互聯網+政務服務”政策優化路徑
深化頂層設計,辨析頂層概念間的相互關系
時代與社會的高速發展,讓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價值展現的越來越明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從屬結構與自身“頂層”設計也在不斷升級與優化。現如今,“互聯網+政務服務”已經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建設內容。雖然我國政府數字化程度覆蓋范圍還不夠廣,升級優化的空間還較大,但是辨析頂層概念間的相互關系已經成為地方政策制定的參照指標。因此,伴隨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的深入,智慧城市的頂層概念、頂層設計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并得到細節上的完善,為構建邏輯層次清晰的政策體系奠定了基礎。如在治理政務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及信息孤島等問題時,可以通過建設政務云平臺的方式,保證政府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并讓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組織與對接過程中的信息共享水平更高效,實現一網通辦目標,對“放管服”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健全政策體系,重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建設
想要政策內容的作用得到有效檢驗,需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反復試驗和經驗總結。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各地區的政策體系存在一定差異,想要“互聯網+政務服務”等相關政策更加統一、規范,就必須對政策體系進行有效完善,同時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填充與調整。為了讓政策可以在落地過程中發揮出實效,參與政策體系建立的工作人員還必須借助標準規范,對技術方面的支撐內容進行完善,并使用綜合性的政策工具保證政策體系的合理構建。
如構建一體化服務平臺,借助海量的政務云平臺資源以及全覆蓋的電子政府網絡和可靠的安全防護技術為支撐,對各地區的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和政府服務事項庫進行統一管理與監督,這不僅可以讓政務數據的共享水平更高,還可以讓各個部門共用、共享業務協同機制。實現全省政務數據統一網絡監管,建設數字政府。
整合內容結構,配合與數據要素相關的政策
“互聯網+政務服務”內容結構得到有效整合后,工作人員還必須結合實際配合與數據要素相關的政策,保證數據方面的政策內容匱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當前,數據要素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五大要素之一,因此,對數據要素進行政策指引,能夠讓數字政府以及“互聯網+政務服務”中的相關要素得到市場化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數據資源質量、數據使用情況以及數據流動規律進行評價與分析時,應受到政策性的指導,并在后續政策完善過程中對這些工作進行完善。
對政策體系進行完善,并加強法律法規與標準規范的建設,能夠讓政策制定得更加科學、適宜,擁有較強的普適性。與此同時,可以長期發揮作用,為每個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