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6日,伊拉克總理卡迪米將前往白宮會晤美國總統拜登。在啟程訪美前,卡迪米接受美聯社采訪時道出此訪主要目的,即敦促美國從伊拉克撤出戰斗部隊。《紐約時報》稱,華盛頓可能同意巴格達的要求,在周一明確美國戰斗部隊撤離的時間。
據美聯社報道,卡迪米表示,無需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伊拉克安全部隊自己就能保衛國家。不過,他也認為,巴格達仍然需要華盛頓提供軍事培訓和情報支持,美軍戰斗部隊撤離伊拉克的日程表要雙方談判確定。
伊拉克戰爭爆發后,駐伊美軍可謂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美聯社稱,2011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宣布從伊拉克全面撤軍。2014年,面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勢力不斷壯大,奧巴馬又宣布重新向伊拉克派兵。去年底,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將駐伊美軍規模縮減至2500人。今年4月,美伊雙方就駐伊美軍將結束戰斗任務并轉為“培訓員和顧問”角色達成一致,但未明確時間表。美伊領導人可能在周一宣布,美國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從伊拉克撤出戰斗部隊。
目前駐伊美軍共有2500人,美國可能將其中部分人撤回,然后對繼續留駐伊拉克美軍的職責重新加以定義。這樣,卡迪米就能帶上“政治勝利”成果回國,安撫國內反美派,同時美軍也能繼續保持在伊拉克的存在。
自去年美國刺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以來,伊拉克國內要求美國撤軍的呼聲高漲,其中得到伊朗支持的什葉派組織尤為積極。據媒體報道,在卡迪米訪美前,一個名為“伊拉克抵抗派協調委員會”的組織發表聲明,要求所有外國軍隊必須撤出伊拉克。這個協調委員會旗下聚集多個什葉派武裝組織。這些組織明確指出,在伊拉克的任何外國軍事存在都是“占領者”,都將遭到全力打擊。
《紐約時報》評論稱,美國和伊朗都是伊拉克的盟友,卡迪米力促美國撤走戰斗部隊,是在美國和伊朗之間實施平衡外交。美國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從阿富汗撤軍。阿聯酋《海灣新聞報》評論稱,美國從伊拉克撤軍,隨之而來的將是地緣政治混亂。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戰爭,給該地區帶來的只有破壞和混亂。▲
(甄翔)
環球時報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