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互聯網大健康市場數據報告》,通過數據解讀2020年互聯網大健康發展情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互聯網大健康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醫療、醫藥和醫保等多個環節在線化、智能化,主要包括互聯網醫療(在線問診、在線掛號、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美、母嬰醫療、疫苗接種、互聯網心理等)、醫藥電商和運動健身等業態。
疫情“催化”下互聯網大健康加速發展由于受疫情的“催化”,2020年互聯網醫療迎來加速發展。
據網經社電數寶大數據庫顯示,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約為1550億元,同比增長48.46%。2016-2019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436億元(33.33%)、566億元(29.81%)、738億元(30.38%)和1044億元(41.46%)。
用戶規模方面,2020年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約為6.62億人,同比增長42.06%。2016-2019年用戶規模分別為1.94億人、2.51億人、3.34億人和4.66億人。
此外,2020年醫藥電商市場規模約為1876.4億元,同比增長94.58%。2016-2019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267.8億元(100.74%)、457.7億元(70.91%)、657.4億元(43.63%)、964.3億元(46.68%)。
2020年互聯網大健康融資同比下降13.46%《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互聯網大健康共發生36起融資,同比增長24.13%。此外,2016年融資111起,2017年融資33起,同比下降70.28%;2018年融資27起,同比下降18.19%;2019年融資29起,同比增長7.4%。
其中,互聯網醫療共發生26起融資,融資總額超107.36億元。融資方分別為丁香園、微脈、小懂健康、榛果健康、醫護到家、微醫、宜生到家、京東健康、省心賣、妙手醫生、朋橙心理、好孕幫、好心情、薄荷健康、名醫主刀網、好孕說、金牌護士、春雨醫生、壹零醫、Menxlab漫仕和智云健康。
2020年中國醫藥電商共發生10起融資,總額超23.8億元。融資方包括1藥網、上藥云健康、醫百科技、泉源堂、一塊醫藥、叮當快藥、藥幫手、藥兜網和貝登醫療。
2020年互聯網醫療熱門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百度資本、源碼資本、IDG資本、高榕資本、華創資本、SIG、廣州信然和云啟資本等。
2020年醫藥電商熱門投資方包括上海科創投、鐘鼎資本、至臨資本、海納亞洲、概念資本、紅杉中國、申力企管、梅花天使創投和圓心科技等。
退款難、虛假促銷、售后服務等成2020年互聯網大健康熱點投訴
據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退款問題、發貨問題、售后服務、虛假促銷、貨不對板和訂單問題等是2020年互聯網大健康投訴的主要問題。
2020年全年投訴運動健康平臺的用戶性別占比分別為男性(31.82%)、女性(68.18%);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0~100元(40.91%)、100~500元(22.73%)、1000~5000元(9.09%)。
2020年全年投訴運動健康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上海市、廣東省和河北省,占比分別為13.64%、9.09%、9.09%。
在2020年電訴寶受理的投訴中,根據投訴量從高到低,被投訴的運動醫療健康平臺排名依次為1藥網、平安好醫生、KEEP、叮當快藥、健客網和健康724。此前,荷蘭DOD藥房、國藥網、藥房網和德國BA保鏢藥房等也涉及消費者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