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鄧新
2021年的港股,呈現春江水暖的格局。
公開數據顯示,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南下的資金15個交易日內已超過2500億港元,南下資金日均買賣總額已經達到港股總成交額的3成以上,“搶奪港股定價權”的聲音甚囂塵上。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僅2021年1月19日,南下資金凈買入就高達265.93億港元,創下港股通開通以來凈買入的最高紀錄。
此背景下,港股成為資本的風向標。
譬如,騰訊控股上演了單日市值暴增7200多億港元的好戲,一天漲出了一個美團,獲得“北茅臺、南騰訊”的稱號。
主力資金為何會師南下?可以跟著去“喝湯”嗎?港股核心資產有哪些?
資金為何南下?
其實,資金南下并非一蹴而就。
2020年南下資金買入港股的金額超過9000億港元,凈買入超過2000億港元,邁入2021年南下資金有了加速的跡象。
這當中基金堪稱主力軍。
2021年發行的不少熱門基金將港股的配置比例提升至50%,“可投港股”成為一些基金吸引基民的重要賣點,譬如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就是代表,發行日吸金2400億,元創下基金歷史上最大認購金額紀錄。
甚至,首批港股通股票型養老金產品也獲批,分別為富國富豐、泰康資產豐祿優選、嘉實滬港深優選、南方基金創領新經濟策略和工銀瑞信信鴻。
人社部表示:“這標志著年金基金通過養老金產品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政策正式落地,有助于推動年金基金投資管理機構提升專業港股投資管理能力,提高投資運營效率,促進年金基金保值增值。”
為何港股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呢?
一名業內人士公開表示:“港股中不管是低估值的資產,還是新興消費領域,總能找到一些相對A股有明顯估值折價,并且很有特點的公司。通過投資港股,我們的組合可以和A股標的形成互補,讓組合更加均衡,無論從控制波動性的角度來講,還是收益的實現來講,有更多的選擇?!?/p>
簡而言之,A股機構抱團將白馬股炒太高。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7日收盤,公募基金50大重倉股算術平均市盈率為94.4545倍,中位數為65.5793倍,共有15只個股市盈率(TTM)在100倍之上,最高的贛鋒鋰業市盈率達到510.80倍,在歷史上處于較高水平。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艾熊峰表示:“我們認為目前處在抱團觀望和抱團松動階段。一方面投資者對估值泡沫化程度產生分歧,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新的板塊投資機會難以形成一致預期,這就導致抱團松動的過程較為波折?!?/p>
通俗易懂地說,港股相比A股就是“估值洼地”,投資港股就可以分散風險,從而避免被高企的白馬股綁架。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就是中概股回歸,前有阿里巴巴、京東、網易,后有百度、B站、攜程,這些新經濟龍頭徹底改變港股的生態環境,中國版納斯達克的雛形初現,成為資金南下的重要圍獵目標。
這是A股沒有的好公司。
核心資產有哪些
事實上,雖然港股起風了,但漲得好的依然是互聯網頭部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控股與美團是2020年第四季度偏股型基金的前兩大重倉港股,2021年騰訊控股依然最受歡迎,市值增速超過35%,這個增速也超過了特斯拉。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若不想錯過這場財富盛宴,首當瞄準騰訊控股。
花旗將騰訊目標價由734港元提升至876港元,重申“買入”評級;瑞銀則預計騰訊去年第四季度收入達1326億元,將目標價由700港元上調18.6%至83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隨著視頻號、小程序的打通與功能完善,微信的商業化能力將得到持續提升,成為騰訊股價最直接的驅動。”一名業內人士稱。
再譬如,美團市值高達2.3萬億港元,超越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國內市值第四大公司,從周K線來看,呈現45度斜角的經典上漲走勢,一年之內漲幅超5倍。另外,摩根大通發表報告,上調美團評級,由“中性”升至“增持”,目標價也大幅上調66.7%,由270港元上調至450港元。

不過,騰訊控股、美團單價較高,如若不敢下手的話,也可以考慮港股的指數基金。
光大證券表示:“我們建議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夏恒生ETF、華寶香港上市中國中小盤A等港股被動指數型基金?!?/p>
通過H股ETF可以間接配置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美團、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公司,從而享受互聯網公司市值溢價的好處。
易方達基金表示:“A股中沒有互聯網龍頭,之前的互聯網行業是通過跑馬圈地來擴張體量,如果行業格局不穩定就會殺出黑馬?,F在來看行業龍頭地位比較難被撼動,于是它們成為了稀缺資產。因為現在經濟發展到更高質量的階段了,市場準入門檻提高,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會越來越稀缺?!?/p>
當然,也需要注意風險。
一個風險是港股需要面對全球流動性波動,一旦外資撤離可能導致市場劇烈波動,另外一個風險來自港股的流動性不如A股,特別是尾部股票很容易買了賣不出去。
另外,通過港股通交易成本較高,也不能忽視喲。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化解為無形:董師傅,歐菲光會跌到8元多嗎?可以抄底嗎?上次沒有抄底后悔了大半年。
@董師傅:歐菲光被踢出蘋果產業鏈,幾乎實錘了。公司公告出售廣州得爾塔影像技術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電子有限公司、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晶潤光學有限公司,這4家公司資產合計超100億元,2019年共為歐菲光貢獻營業收入113.62億元,占其當期總額的21.86%,其中廣州得爾塔影像技術有限公司就是蘋果產業鏈上的公司。沒有了蘋果概念,歐菲光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業績增長點在哪兒?當然,短時間的日子還可以,一是2020年的業績不錯,凈利潤8.1億元~9.1億元,同比增長59%~78%,賣了上述4家公司可以回籠一大筆錢。從這個角度來看,歐菲光倘若跌回5~8元,的確值得考慮。

@壓錯寶付出代價:董師傅,藍思科技為什么不漲?那么好的業績居然還跌了,為什么機構不選擇它抱團?
@董師傅:藍思科技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度凈利潤為48.88億元~50.61億元,同比增98%~105%,圓滿完成了全年經營目標,且報告期內各類主要產品訂單充足,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新產品生產及交付順利,業績的確不錯。2020年大部分時間它一直是機構抱團的目標,股價暴漲了數倍。之所以近期表現低迷,一是因為150億元天價定增,挫傷了部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號召力下降;二是蘋果產業鏈上的股票多數在進行調整,整體環境不佳;三是藍思科技的業績雖然符合預期,但沒有超出預期,利好成色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藍思科技的底子的確不錯,一旦調整結束且機構抱團趨勢沒有結束,向上走的概率大于向下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