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我們對病毒再熟悉不過了,它們時不時會使我們患上各種疾病。像常見的感冒,大多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令人恐慌。這是一種人類之前從未見過的病毒,其超強的傳染性打了世界各國一個措手不及,這也情有可原,因為任何一個新型病毒都要經歷一個被發現、被了解的過程。
那么,第一個病毒是怎么被發現的呢?
早在好幾千年前,美洲印第安人發現了煙草并開始種植,他們用煙草來防治蟲咬、蛇傷以及一些頭痛病。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后,煙草傳入歐洲。這種能有效治療多種疼痛疾病的藥草迅速得到歐洲貴族的喜愛,并很快成為歐洲農場中炙手可熱的重要作物!不過,種植者發現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一種特殊的疾病。煙草植株一旦染上這種病,它們的葉子首先會出現斑點,然后形成黃綠相間的不同區域,最后葉片組織會壞死,其形狀也變得扭曲、皺縮。葉片的死亡導致煙草田大幅度減產。
1879年,德國植物病理學家阿道夫·梅耶開始研究煙草花葉病。他發現可以通過提取患病葉片的汁液,并將汁液涂抹到健康葉片上,就可以將煙草花葉病轉移,這種情況和細菌感染是相符合的。奇怪的是在顯微鏡下的提取液中,梅耶并沒有看到這種“細菌”。他將提取液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試圖培養出菌落,但該“細菌”并沒有在培養基上生長出來。這種“細菌”始終不露出真面目,梅耶也無可奈何。
1892年,俄國科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夫斯基伊將受感染葉片的提取液通過錢伯蘭過濾器——這是一種能夠捕捉細菌和其他已知微生物的過濾器。令人震驚的是,經過過濾后的提取液,仍然具有傳染性。這個“細菌”的細小程度令人震驚,有人開始懷疑導致煙草花葉疾病的病原體是否是一種細菌。
1898年,荷蘭微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馬丁努斯·貝耶林克一反常態,沒有嘗試用一般培養細菌的培養基對該“細菌”進行培養,而是直接對該“細菌”在活體煙草的花葉內的繁殖情況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這種病原體能夠在煙草植株的宿主細胞中繁殖。這種奇特的繁殖方式使貝耶林克認為這不是一種細菌,他將這個類型的病原體稱之為“病毒”。
到了20世紀,分辨度更高的電子顯微鏡面市,人們才親眼見到了煙草花葉病毒。
證明第一種病毒的存在,人類花費了超過40年的時間。直到今天,人類一直在發現和認識新的病毒,并且與那些致病的病毒進行著斗爭,病毒的數量似乎是無窮無盡的。不過即使如此,人類也已經在對抗病毒的領域內取得了諸多經驗。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現在人類已經造出了新冠疫苗,隨著接種人數不斷增加,群體免疫屏障得以建立,將有助于人們度過這個全球性的傳染病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