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主要講授的內容有空調系統保養,零件更換,制冷劑充注及系統壓力檢查,空調系統電路故障診斷與維修,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往的講授是以線下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效果較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本文探索了基于課堂和網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汽車空調? 故障診斷? 混合式?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U463.9? ?G420?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2(a)-0248-03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blended classroom and online
ZHOU? Haichao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ngsu Province, 212013,China)
Abstract: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is one of the core specialty courses for Automobile Diagnostic and Repair Specialty.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includ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aintenance, parts replacement, refrigerant filling and system pressure inspection, circuit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main aim of this course is that train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job ability. The previousl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makes the students passively accepted the knowledge,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was po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learning effect, a hybri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lassroom and network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打造“金課”,淘汰“水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界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要想打造“金課”,必須加強教學改革,創新管理方法,從“教”的層面改革以往“水”的表現,創建“金”的質量實現[1-2]。《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這門課的主要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共計64課時,分為空調系統保養、空調壓縮機拆裝與更換、冷凝器與儲液干燥器拆裝與更換、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膨脹閥更換與制冷系統測漏、制冷劑加注、制冷系統壓力檢測、空調控制系統電路拆畫、電磁離合器及鼓風機電路檢查與修理、冷凝器冷卻風扇電路檢查與修理、自動空調自診斷、自動空調傳感器檢查與更換、自動空調執行元件檢查與更換16個授課單元,每個授課單元授課時長為4課時。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由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課堂上學生學習老師的講解內容,課堂學習缺乏趣味,純書本的教學使得教學資源不能有效利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動態,調節課堂氣氛,無法有針對性性的教學,教師工作繁重[3-4]。在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以及工程專業認證制度的指導下,新工科建設與發展的內涵是要培養大批的具有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型人才[5-6]?,F代的網絡教學模式以網絡為教學支撐環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能夠實現一對一輔導,但不易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能夠盡可能多的利用網絡資源,播放視頻圖文并茂,提高學習趣味性,但不易實現重點知識點的講解;能夠實現教學資源實時查詢,但不能隨時關注學生動態;能夠降低教師工作壓力,但無法實現互動教學[7-8]。
基于課堂與網絡的混合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網絡教學模式的弊端,學生線上學習理論知識,并完成知識點,線下實習操作,填寫項目單,理論實踐完美結合[9-10]。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和監控,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那么,《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這門課怎么實現混合式教學模式呢?
首先,基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理論教學,教學平臺會提供圖、文、聲、像多重格式素材,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還有大數據統計分析,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狀況,教師與學生可以實時與學生互動交流。其次,線下實訓演練,在整車上設置汽車空調系統的真實故障,還原維修車間真實場景,教練式教學。具體教學過程以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教學單元為例進行詳細介紹,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 教師備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教師必須要認真而充分地備課。教師備課是需要教師對所有講授的內容進行前期加工和歸納提煉,尤其是在新工科融合的環境下,需要教師基于已有背景知識上進行適合學生接受的更高層次的思維過程和知識融合。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不僅要對課堂知識的有力掌握,還需要對學生的心里特征加以把握,能夠確定理想的教學方法和講授模式,通過課堂教學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其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備課環節中,力圖將“靜態”的課本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實際問題探索,讓學生通過相關問題的解決來學習知識。故教師備課需要協同完成線上線下的教學任務,力爭實現知識能力的傳授。在備課中,教師要熟悉五項內容完成三項任務。
五項內容即:(1)熟悉《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領域標準,統籌認知,規劃課程;(2)熟悉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視頻課件,掌握教學重點和實操標準;(3)熟悉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知識匯編,按教材結構組織素材;(4)熟悉《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維修手冊,掌握技能標準;(5)熟悉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工作頁,規劃教學互動。
三項任務即:(1)完成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教學教案,系統規劃課程,安排決策知識點;(2)完成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備課筆記,備課過程記錄所需知識點;(3)上傳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課件并完善補充。
線下任務:教師準備所需備件及工具,如空調壓縮機、密封圈、常用工具套件、工具車、工作臺、抹布等保障教學順利實施。
2? 發預習通知
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放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預習內容如壓縮機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壓縮機的分解與檢查方法。
3? 學生預習
預習是課前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能有效推進學生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交流互動,促進更多的創新思想;同時基于不同學生的視角感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認知本課程,明確本教學單元的學習目標是能夠正確對壓縮機進行拆解并檢查,學習內容是壓縮機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壓縮機的分解與檢查方法,重點是壓縮機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壓縮機的分解與檢查方法,難點是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壓縮機的分解與組裝。通過知識課件,深化在線學習方式,通過實操課件,感受企業工作場景,熟悉維修手冊,掌握標準數據和操作步驟,學習知識匯編將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優化。
4? 教師監控
目前,大多數得精品課程資源是可以通過網絡向全社會開放的。這固然是促進文化知識學習的有力途徑,但是,對網課的學習效果需要及時跟蹤和監控。在伴有網絡課堂教學的模式下,教師也需要通過課程在網絡教學平臺后臺通過數據可以掌握學生預習情況,識別學生的難點所在,以及分析難點之所謂難點的原因,并結合備課情況,及時有效針對性的調整授課方式,從而最大程度通過難點的解決來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5? 師生互動
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以至于學生在與老師進行交流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態勢和言語能力有較大差異。對于能力強的學生,能夠較好地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課堂互動交流,而對于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課堂互動性不僅差,而且還會因為心理顧慮而不愿意參與交流互動。針對該問題,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討論小組,通過創建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對不清楚的知識、不理解的問題、難以完成的作業進行組內互幫互助,強者幫弱者,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此外,在討論組內,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可以針對難點重點相互討論;提問問答,學生可通過提問功能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可通過答疑功能解答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輔導,教師通過報表得知每個學生的問題,點擊學生頭像,進入溝通界面,通過發送消息或視頻音頻等模式進行直接輔導。
6? 答疑解惑
教師通過報表和討論小組的信息收集,明確學生的共性問題,教師借助書籍和網絡資源,進行解決方法的預先評估,之后在課堂上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教學談話,簡短演講、思維導圖、傳統式講授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
7? 完成任務
需要理實一體化教室(實訓室能進整車),在靠近實訓室側墻設置有尾排裝置,以保證空氣清潔。學生在教室集中觀看空調壓縮機拆裝與更換標準操作視頻,線下完成實施任務。(1)分組: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選派小組長;(2)決策:給每組分配車輛,每個組員領取任務,不是獨立完成要相互協作;(3)計劃:每組制定空調壓縮機分解與檢查的詳細計劃,包括每一步用什么工具,由誰來實施,注意事項等,最后由教師審核每個小組的實施方案。空調壓縮機分解與檢查操作步驟如下,拆下壓縮機壓盤固定螺栓及壓盤,拆下皮帶輪及定子線圈,拆下空調壓縮機穿心螺栓,拆下壓縮機后端蓋與閥片,最后取下壓縮機前端蓋。注意事項如進入實操時應穿戴工鞋、工帽,工作服應穿戴整潔無皮膚裸露,操作時不可佩戴手表等金屬首飾,以防劃傷車輛表面;啟動或舉升車輛時,應通知其他同學遠離車輛或舉升機,注意安全;更換后的零配件及油液應按規定進行回收處理。(4)實施:按照計劃的內容嚴格實施完成任務,填寫項目單,并進行實施情況匯報,教師巡視每組的實施情況。(5)檢查:每組內部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檢,也可以組組之間互檢,教師對每組任務完成情況做最終檢查,并對每組實施結果進行匯報糾錯。
8? 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壓縮機故障檢查與修理的知識點,貫穿重點難點和疑點,并在教學平臺發布作業。
小結:本文探索了基于課堂和網絡教學平臺的《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混合式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課下學生使用平板進入教學平臺觀看教學視頻(需要網絡支持),學習相關知識并完成教學平臺上的測試題,匯總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課上老師匯總統計學生提出的重點難點,使用資源包里的解惑PPT講解,最后進行相關實踐操作。采用線上理論、線下實操的方式來進行授課,真正做到翻轉課堂,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羅玉玲,曹洋波.“金課”建設視角下高校教改項目管理創新路徑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6):65-67.
[2]劉斯文,程晉寬.大學“金課”的建構邏輯:起點、過程與走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0(6):1-8.
[3] 翟輝輝,周海超.新工科思維下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79):77-78.
[4] 陳紀文.我國高校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弊端與創新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5):237-238.
[5] 姚建紅,陳慶樟,高琳琳,等.新工科下汽車工程類專業工程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9):36-37.
[6] 王飛,劉勝輝,崔玉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設的思考[J].高教學刊,2021(3):63-66.
[7] 曹志峰.信息技術背景下課堂教學功能的重構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0(21):111-114.
[8] 任曉光.淺談現代教育網絡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4):23-24.
[9] 徐嗣群,張新婷,胡玉秀.基于MOOC的在線網絡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南方科技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