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音
一位妻子對我說,以前她還會幻想,如果老公不出差,如果他有空,一定可以分擔一部分家務。可是疫情期間,老公天天在家,依然只是刷手機、玩游戲,甚至變成一個雙手插兜里的“指揮官”。于是,她不但依然要洗衣,做飯,搞衛生,輔導孩子做作業,還要忍受他的挑剔。
難怪很多妻子說:“他不在家還好,一回來,看他只會坐在沙發上看手機,火氣就來了。”
因為他不在家,你尚可以期待。
他在你身邊,你卻依然不被看見,不被體諒,連幻想的余地也沒有了,怎能不心塞?由此,我們就明白了,“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為什么會在女性朋友圈中刷屏。
那么,女性該如何做,才能被婚姻滋養,而不是被消耗?
如果你想要在婚姻中保持獨立、平等和自主,那么,你就要建立一種獨立、平等與自主的關系。而這只是一個概念和框架,它以經濟為基礎,靠日常的柴米油鹽來填充,最后通過洗衣、做飯、洗碗、拖地、照顧孩子和老人等具體行為來實現。
所以,最好一進入婚姻,女性就一定要從對親密關系的完美期望中走出來。要和伴侶一起商議、制定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必須是日常的、落地的、可執行的。
日常的行為可以塑造人的意識,平等的日常會塑造平等的意識,不平等的日常會塑造不平等的意識,所以不要忽略日常小事。
如果你是職場女性,需要伴侶來分擔家務,那么,你要勇敢地對他提出要求。哪怕他做得不好,也要鼓勵他繼續做下去,而不是說“算了吧,還不如我自己來做干脆利落”。如果你全職照顧家庭,也要有底氣要求丈夫發工資給你。
在親密關系中,只有被對方所承認、肯定和認同,女性才會從這段關系里得到滋養,而不是被消耗。
有位心理學家把好的親密關系比作:心甘情愿地說好,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就是說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不是被迫的,也不是覺得我應該去做。在這個做事的過程中,你因為心甘情愿而體會到了喜悅。
熱戀時,經常會心甘情愿地付出。如果夫妻雙方彼此接納,彼此欣賞,也會為對方心甘情愿地付出。
而“溫和而堅定地說不”是指我們拒絕做某件事情時,可以直接告訴對方我不愿意去做,而不需要通過指責或嘲諷對方的方式去拒絕。
在婚姻關系里,只要做到以下三點,“溫和而堅定地說不”就不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也不會輕易破壞婚姻關系:
一是意識到伴侶并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有顆“玻璃心”,那樣害怕被拒絕,那樣容易受傷害;二是意識到伴侶并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強勢和傲慢,很可能是你從未嘗試過拒絕,所以他并不懂得你內心的那些不情愿;三是尊重對方提出自我需求和建議的權力。
所以,你可以說不,但不要在拒絕時,評判、指責對方提出需求和建議的舉動。這便是“溫和”,不含半點兒敵意的態度很重要。
無論男女,從自己的內心出發而做的選擇,就算再瑣碎,也是對靈魂的滋養。而只有雙方的性情都得到了完全的綻放,我們才可能擁有一段成熟而美好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