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觀察員 王曉奇
“一夜暴跌30%、一個月價格幾近“腰斬”、爆倉者兩手空空”。近期,比特幣近乎崩盤,引起投資者哀嘆。而近期比特幣波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馬斯克態度的轉變。三月份,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將支持比特幣支付,使得比特幣價格直沖歷史新高。不到兩個月,馬斯克“反悔”,宣布由于環保問題,不再接受以比特幣形式購買特斯拉,隨后比特幣價格下挫超過二十個百分點。
馬斯克的反復無常是比特幣近乎雪崩的最初誘因,而其真正原因則是綜合性的。例如,不久前,黑客劫持了供應美國東海岸45%燃料的管道,向Colonial Pipeline公司勒索高額贖金,引發了大面積的天然氣短缺。在公司按要求用加密貨幣支付贖金后,黑客們順利逃之夭夭。
非法融資、投機性高、暴漲暴跌等負面新聞讓比特幣頻繁登上各大媒體頭條,且隨著加密貨幣開始與常規貨幣、法定貨幣產生激烈競爭,各大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展開嚴厲打擊。5月21日,美國司法部和國稅局以涉嫌洗錢為由,開啟對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展開調查。美國財政部也宣布,要求申報超過1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轉賬。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連續對加密貨幣“重拳出擊”。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表示,“強化平臺企業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以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要求有關機構不得開展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包括為虛擬貨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將虛擬貨幣作為信托、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在金融體系逐漸由現實空間向網絡空間擴展的形勢下,比特幣被看作“數字黃金”,部分具備價值存儲和交易媒介的功能,這正反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我們警惕虛擬貨幣對金融安全和網絡安全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數字貨幣、數字經濟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機遇。
正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所提出的“統籌發展與安全”,對于防范虛擬貨幣帶來的風險,一方面政府需要有完善監管框架,加強相應的政策引導,提供良好的安全環境;另一方面,也應該加強對虛擬貨幣的投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使我國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