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A股三大指數27日大跌,滬指收挫近2.5%至4個月新低。此前,受中國官方將加強對校外培訓行業政策監管力度的影響,從上周五開始大跌的在美教育類中概股本周依舊走低。有外媒稱。中概股的投資價值在降低。但27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們都表示,認為中國股市投資價值降低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是對中國監管政策的一種誤讀。
A股下跌多為情緒影響
27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重挫,上證指數跌2.49%,失守3400點,報收于3381.18點。深證成指跌3.67%,創業板指跌4.11%。同日香港恒生指數重挫下跌4.22%,險守25000點。其中,美團跌超17%,網易跌超13%,騰訊控股跌超8%,阿里巴巴跌超6%。隨A股、港股連續大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周二急挫。
對此,一些外媒開始“高度關注”。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教培行業監管新規對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及外國投資嚴加禁止,這可能抹去投資機構的巨額投入。彭博社認為,未來中國的大型科技企業將不再那么令人興奮,中國的科技公司可能不得不按賬面價值甚至凈現金來估值。
但路透社也表示,A股并不是所有板塊都下跌,半導體板塊當天強勢拉升,中芯國際A股盤中一度觸及漲停。市場人士表示,互聯網、地產和教育等相關板塊雖然仍承壓,長期看受政策支持的自主可控方向的科技類股票或存在較大機會。
“內地A股和香港股市的下跌更多是市場情緒引發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少鵬27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并不同意西方媒體的觀點,因為市場上并沒有實質性的利空消息。他表示,表面上看市場股票下跌與政策監管相關聯,但實際上決定市場漲跌的因素比較復雜,而更何況市場上一直有做空中國股市的力量存在。董少鵬認為,“就A股而言,北向資金的流出并沒有多少,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情緒”。
中概股或迎來反彈
中國官方24日晚發布通知,要求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嚴禁資本化運作等。中國對校外培訓機構監管政策的出臺,對上市公司的影響集中反映在中概股身上。教育培訓類上市公司為首的中概股,在美自上周五開始,連續兩天出現下跌。
據彭博社的統計,追蹤98家在美上市中概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繼上周五下跌8.5%后,本周一又繼續重挫7%,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達15%,創2008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蒸發7690億美元。
周二開盤,中概教育股消化市場負面情緒,開始從低位反彈,好未來漲7.95%,高途漲2.60%,新東方漲超3.87%。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在美國、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的教輔類公司市值已累計蒸發超過1260億美元。7月26日,新東方發布公告稱提示監管政策將對公司相關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對于跌勢最重的教育類上市公司,董少鵬分析說,近年來大量資本涌入培訓行業,各種販賣焦慮式的過度宣傳,違背教育公益屬性,國家必須予以糾偏,讓教育回歸非營利性質。他認為,中國較早控制疫情,經濟快速恢復,以健全的工業體系和廣闊的市場為基礎,中國擁有眾多具有價值投資的上市公司。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正是因為中國持續改革,才造成中國領先性的科技公司,改革本身會帶來價值,有了價值西方資本自然會來。
監管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已開展了一場長達數月的管控大型科技企業的行動,涉及數據安全、壟斷行為和金融穩定等問題,以及最新近的校外培訓領域。分析認為,這一系列的監管始自于去年11月叫停螞蟻集團IPO,而后又對阿里巴巴處以反壟斷罰款。7月2日,對剛剛掛牌美國紐交所的滴滴等公司進行網絡安全審查,上周末出臺嚴格的面向校外教培機構的管理措施,同時監管部門又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等。本周一,有關部門發布關于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摩根士丹利認為,指導意見給美團核心外賣業務帶來風險,并可能影響市場情緒。
董少鵬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監管用意并非只站在資本層面,而是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全局,監管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西方市場機構顯然不能夠站在中國決策層的高度來理解相關措施出臺,對于中國監管部門出臺的政策也存在誤讀。過去幾個月,中國一系列監管政策用意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維護中國金融安全、數據安全,破除壟斷以鼓勵更多的創新?!?/p>
環球時報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