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yè)

夜沉靜,給那些生性狡猾的大魚營造了安全的環(huán)境,它們開始放心大膽地覓食,夜間因此也就成了和大魚遭遇機會最多的時間段。
我把大魚分為三種,一是肉食性魚類,如鲇魚、大翹嘴;一種是雜食偏肉食性魚類,如青魚;另一種是雜食偏素食性魚類,如草魚、鯉魚。這種食性分類是根據(jù)魚的進食喜好來區(qū)分的,不包括個別水域的偏口和慣口現(xiàn)象。
釣肉食性魚類,網(wǎng)上介紹了很多方法,這些釣法在用餌方面大多很麻煩,比如用活泥鰍釣鲇魚,如何讓泥鰍保鮮保活就很麻煩——去市場買,用保鮮袋加水加氧或加冰盛裝,長途跋涉到達水庫,再把餌魚和水扛到釣位,十分麻煩。釣翹嘴也是,哪怕用玉米釣翹嘴,需要不停地打窩,也需要準備很多玉米,成本并不低。

實踐證明,死餌的誘魚效果并不比活餌差,甚至比活餌更好

夜間之所以好釣大魚,是因為安靜,夜釣務(wù)必保持安靜
在釣魚方面,我推崇“實惠主義”,即以最小的投入和體力付出,換取最多的魚獲。所以,釣肉食性魚類,我一貫就地取材,用簡單直接的“原塘顆粒”撬開對象魚的嘴。這種“原塘顆粒”就是該水域中的小型水生物,天然水域中的肉食性魚類就是吃它們長大的。如果有香煙那么長的白鰷魚再好不過了,這種白鰷魚剪成魚肉段后最適合裝鉤,鉤尖能夠外露,便于刺魚,肉塊的大小又剛好能兼釣黃顙魚、數(shù)斤至十幾斤重的鲇魚,以及大翹嘴。有人問,用更小的肉塊是不是可以兼顧更小的對象魚呢?沒錯,比如用豆角粒大小的魚肉可以釣1兩左右的小翹嘴,但是別忘了,我們要釣的是大魚,大魚對小魚餌興趣不大,魚餌要稍大一些才行。如果不考慮兼釣小魚,目標直指大魚的話,整條的小白鰷、大麥穗、大老頭魚都可以直接掛鉤。
很多人用小魚作餌時,特別強調(diào)餌魚要保證活體,理由是活餌更能引起肉食性魚類的興趣。我專門做過對比試驗,發(fā)現(xiàn)死餌的效果并不比活餌差,甚至比活餌更好。他們之所以強調(diào)餌魚要保證活體,是一廂情愿地希望利用小魚的掙扎動作來引起肉食性魚類的注意,可實際上,小魚體力非常有限,它們多數(shù)時候會安靜地趴在水底,只是偶爾才有氣無力地動一下,誘魚效果是微不足道的。死餌則不同,一條小魚首先去頭去尾——目的很簡單,去掉頭會使胸腔、內(nèi)臟中的血液不斷滲出,肉食性魚類對血腥氣非常敏感;去掉尾巴是為了讓吃餌的魚更順利地把釣餌吸入嘴中。掛鉤的時候,鉤子直接穿過魚的腹部,這樣做有兩點考慮,一是刺穿腹部便于內(nèi)臟中的腥氣釋放,二是腹部肉質(zhì)比較柔嫩,刺魚時魚鉤會順利脫出,完成刺魚的任務(wù)。小白鰷或其他小雜魚是釣肉食性魚類的首選,其次是河蚌、田螺。在我的經(jīng)驗中,最不好用的就是河蝦,即便釣大魚,也不如上述幾種餌好用。
釣大翹嘴有一種泥鰍釣法,我特意找高手探討過:干嗎要用泥鰍打窩呢?他們告訴我,泥鰍有一個特點,它們被打進窩子后不遠走,會在窩內(nèi)的水面附近不停地轉(zhuǎn)圈,這樣誘魚效果顯著。我告訴他,用小鳑鲏、小麥穗打窩,它們也不會遠走,因為被投擲出幾十米后再落水,無一例外都摔暈了,它們都會以一種痙攣狀態(tài)轉(zhuǎn)著圈游,過一會兒恢復(fù)了也就跑了。

商品餌多含有動物蛋白,而個別水域的野生大草魚對動物蛋白是排斥的,所以釣草魚要慎用商品餌

天黑之后一小時左右,以及天亮前的短暫時光是鲇魚的兩個短暫的上魚高峰時間段
雜食偏肉食性的魚類,如青魚,它們有著強有力的咽齒,用以碾碎田螺的硬殼,這是其他魚種所不具備的。這使得青魚等雜食偏肉食性魚類更喜歡以田螺等軟體動物為食。青魚體形巨大,消耗也大,這就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滿足它們的需要。所以,任何有營養(yǎng)的東西它們都不放過,素餌也在它們的食譜之列,用老玉米、發(fā)酵老玉米、青玉米、面餌都能釣獲它們。
用田螺打窩子是釣青魚使用率最高,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辦法,這是典型的投其所好。那么,垂釣其他類型的魚類,包括小型魚,我們要想誘得起效,也要投其所好,比如春天釣鯽魚宜用酒米打窩,用蚯蚓或紅蟲作釣餌,理由是春天鯽魚嗜葷。既然知道它們嗜葷,干嗎還要給它們太素的東西?
釣雜食偏素食性的對象魚,用餌也比較簡單,仍然是投其所好。如果你看到大草魚在蘆葦叢中游弋或撕扯蘆葦葉,直接用蘆葦葉作餌即可。如果沒有這么明顯的特征,可以用面餌、嫩玉米粒試試,發(fā)酵的老玉米也可以。此外,我們在用面餌的時候,大多數(shù)釣友用的是商品餌,很多商品餌的成分比較復(fù)雜,其中就有動物蛋白。對此我比較忌諱,因為個別水域的野生大草魚對動物蛋白是排斥的。所以我在陌生水域釣草魚輕易不用商品餌,只有在比較熟悉的有過成功先例的水域才敢用。
三類大魚的食性和用餌思路已經(jīng)介紹完了,如何釣獲它們就簡單多了。

除了了解大魚的食性,釣者還要學會觀察細節(jié),掌握它們的進食規(guī)律,使用合適的漁具,才能更接近大魚

夜釣大魚,切記安靜
所謂夜釣,通常指從天黑釣到天亮。但是天剛黑的時候,大魚很少上鉤,因為大魚白天通常都在遠離岸邊的區(qū)域活動,天黑后游向近岸需要一點時間。天黑后一小時左右,釣友們就要打起精神了,這個時間段鲇魚往往會出現(xiàn)一個咬鉤高峰,但不會持續(xù)很久。半夜時分也會有大鲇魚上鉤,半夜釣獲的鲇魚肚子都是鼓鼓的,會出現(xiàn)嘔吐動作,試圖吐掉魚鉤。這時你若剖開它的肚子,會看到里面的食物五花八門。顯然,這個時間段的鲇魚食欲并不太旺盛,直到天亮前,它們肚里的東西消化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現(xiàn)另一個短暫的上魚高峰。其他大型魚雖然沒有鲇魚這么明顯的特征,但進食情況大多相似。
每個水庫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有的水庫有很多草魚,水庫老板每天傍晚都劃船投進去一船青草。久而久之,這里的草魚就養(yǎng)成了傍晚集體開口的習慣。釣魚人要想釣這里的草魚,需要海竿掛草釣遠處。不過半夜以后,海竿就不靈光了,因為每天半夜的時候,青草都會被草魚吃光。但等到天亮之前,釣者用手竿掛草又會有所斬獲,這是因為“聚餐”的草魚又回到了近岸。
可見,光了解大魚的食性還不夠,還要觀察細節(jié),掌握它們的進食規(guī)律,使用合適的漁具,才能更接近大魚。
需要注意的是,夜間之所以好釣大魚,是因為安靜,這非常重要。不管之前做了多少功課,安靜一旦被打破,就會前功盡棄。因此,欲夜間取大魚的你,切記保持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