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暉
5月24日,一張《中國好聲音》節目組的通知在網上流傳開來,通知中明確寫道:接國家有關部門通知,要求停止一切綜藝節目的海選活動。該節目組表態堅決擁護國家相關部門決定,就此停止2021年在全國所有的海選活動。絕大多數網友對全面叫停表示了支持。
不客氣地說,國內目前大部分的綜藝選秀節目,已經演變成了畸形的造星運動,成了收割韭菜的撈金產業。原本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和娛樂需求的精神食糧,正在散發著強烈的毒性。這種變了味兒的海選早就應該停了!
從2004年的《我型我秀》,發展到今天的《中國好聲音》,周末的電視機前,多少人都在為那些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喝彩鼓掌。吳莫愁、吉克雋逸、梁博、平安、周深等人,從一個普通歌唱愛好者,一躍成為全民偶像,跟著導師天南地北開著演唱會……
選秀節目和粉絲經濟的火熱,讓資本方看到了利益,于是更多的選秀節目也在此后短短幾年間如潮水般涌出,幾乎稍有點實力的衛視,都在播出各種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營》……各類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一年2~3個民選男女團橫空出世。海選越來越熱,節目組賺得盆滿缽滿,參加者也趨之若鶩,因為一旦成名,便星途大好。
資本則在這個過程中收割流量的熱錢,甚至還因此誕生了“打投”(即打榜+投票)這樣前所未有的詞匯。資本吃遍紅利,粉絲勞神傷財。
“參加那破玩意干啥!參加那破玩意干啥!選秀選多了就不秀了,成三氧化二鐵了,鐵銹!”十幾年前的《炊事班故事》里就借幽默的大周揶揄了選秀的亂象。
很多人在質疑,花費這么大代價搞造星的節目值不值得?不久前的《青春有你》“倒奶事件”被曝出以后,引起全民憤怒,引來全國一片聲討,官方也多次就該事件發表聲明叫停、整治。
很顯然,這種選秀節目已經無法給年輕人傳遞出正能量和正確的價值觀,瘋狂和畸形的造星和追星行為也無法被歸結為正常的市場行為。
這次《中國好聲音》的通知,應該是個好兆頭。相關管理部門已經看到了行業內的選秀亂象,要出手全面進行規整了。當綜藝節目中的不良之風被糾正,一個更好的娛樂環境指日可待。
(摘自《新民周刊》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