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4-5042-2819
摘? 要:新疆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對新疆的水土養護、自然生態系統意義重大,并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目前,塔里木河西段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自然生態系統受損嚴重,迫切需要開展水土治理修復,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屏障。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影響,在塔里木河西段建設防風固沙林,對周邊區域環境的改善十分有利,可以建立荒漠化防治重要生態功能區,依托塔里木河西段的天然水源,向周邊區域輻射,對改善及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有重大意義;對塔里木河西段沿岸進行水土整治,能給該區域發展的生態環境效益方面、經濟效益方面和社會效益方面帶來益處。
關鍵詞:塔里木河? 水土整治? 區域發展? 效益
中圖分類號:S15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3(b)-0069-03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of Soil and Water Regulation along the West Section of the Tarim River
WANG? Dandan
(Weibei Branch of Sh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75? China)
Abstract: The Tarim River in Xinjiang is the longest inland river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Xinjiang'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natural ecosystems, and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present,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Tarim River is affected by natural and man-made factors,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 is seriously damaged.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water and soil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an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rrier. Affected by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construction of a windbreak and sand-fixing forest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Tarim River i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 for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 be established. Relying on the natural water source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Tarim River, it radiates to the surrounding area, which is useful for improving and protecting the area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and soil along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Tarim River can bring benef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n term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Tarim River; Water and soil improvem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Beneficial result
塔里木河自西向東繞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地理坐標為東經71°39''~93°45''、北緯34°20''~43°39''之間,北倚天山,西臨帕米爾高原,南靠昆侖山、阿爾金山,三面高山聳立,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以下分為山麓礫漠帶、沖洪積平原綠洲帶、塔克拉瑪干沙漠區。塔里木河西段位于新疆喀什地區境內,河流沿岸地貌景觀主要為鹽土荒漠和沙丘,其上游地貌主要是河灘—階地—高崗地—谷地,包括莎車—澤普和葉城綠洲,中游為I-II級階地,下游為河灘平原,多鹽漬土。塔里木河是喀什地區主要的流經河流,是該地區重要的水資源。喀什地區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條件干旱缺水,生態環境比較惡劣,人口居住地和農牧業發展的地方比較集中,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受到外界干擾后修復能力不強,敏感性和不穩定性較突出。塔里木盆地西緣地處國家級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是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近年來全球氣候多變,對自然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還有耕地開墾的不科學性、水源供應不足等原因,導致生態惡化加劇,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形勢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自然及人為作用疊加,水資源供需失衡;土地鹽漬化、沙化嚴重,生產能力日益衰退;林草地退化嚴重、濕地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礦產開采導致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土地的污染和破壞,等等。這些都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近年來,因粗放利用導致地表水資源浪費嚴重,地下水位下降,沙化嚴重,土壤肥力喪失,逐步退化,植物無法生存,進一步造成土地荒漠化。
1? 塔里木河西段水土整治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不斷開展關于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相關部署,根據相關文件指示精神,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結合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塔里木河西段是南疆荒漠化生態安全格局核心區域,以喀什地區為依托,依托葉爾羌河和喀什噶爾河兩河流域,向周邊荒漠及山地丘陵區輻射,劃分為喀什平原全方位系統綜合治理修復區,沙漠荒漠防風固沙、保護物種的延續,水源養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1-2]。塔里木河西段流域沿岸土地鹽漬化、沙化嚴重,生產能力日益衰退,葉爾羌河與喀什噶爾河兩大綠洲位于項目區核心地帶,是重要糧食、棉花、林果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南疆五地州土壤鹽漬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3]。項目區現有耕地面積1 000多萬畝,其中鹽漬化耕地約500萬畝,約占總耕地面積的50%。該地區一年四季都需要開展沙漠荒漠防風固沙工程,并建立了多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位于沙漠和綠洲外圍的交錯過渡地帶,人口密度小,植被以胡楊、駱駝刺等為主,植被類型單一。同時,該區沙漠侵蝕、生態退化問題嚴重,沙漠濕地生態環境脆弱,胡楊林退化現象突出。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荒漠化防治、防風固沙、保護物種多樣性為重點。需要開展防護林建設、胡楊林保護、沙漠景觀修復等措施。
該區實施水土保護修復的主要目標是:防風固沙,防治沙漠擴張,穩固綠洲板塊;修復退化胡楊林及退化濕地,保障區域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景觀。該區域人口密度較小,多為荒山和戈壁,植被稀疏,種類單一,水土流失嚴重,礦山開采和地質災害問題突出。生態保護修復以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和植被恢復為主。該區實施水土生態保護修復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合理分配水資源,退耕、退牧,還林、還草,涵養水源,改善水土環境,保障下游農業區和流域水資源平衡[4]。
2? 水土整治對塔里木河西段發展的意義
2.1 生態環境效益方面
2.1.1 提升國家和區域的生態安全保障功能,維護地區生態安全,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
塔里木河西段位于沙漠和綠洲兩個不同動植物區系地帶,是我國西北荒漠區特有野生動植物的生物物種基因庫,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對該區域實施水土治理可有效控制胡楊林等植物的退化,在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荒漠綠洲交錯帶等區域周圍形成保護網絡,在河流周邊形成隔離保護帶,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生存環境,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2.1.2 提升區域人居環境
塔里木河西段受塔克拉瑪干沙漠影響,風沙災害嚴重,浮塵天氣多。區域礦業活動頻繁,地質災害頻發,生活廢棄物污染嚴重,嚴重影響了區域人居環境。通過實施防風固沙、礦區生態修復及人居環境改善等工程,構建防護林帶,減少風沙災害及大氣浮塵,穩定礦山地質結構,減少地質災害,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區域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
2.1.3 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實施水土治理可使區域土壤理化性質得到改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顯著提升,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建立專門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心,對產生水污染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不同污水的凈化處理方法。并開展流域水資源監控調配一體化,對流域的水資源平衡進行分析,制定缺水區域的配水機制等。
2.1.4 水資源保障能力加強
通過實施水土治理,可以減少人為活動對水源的干擾,減低周邊污染負荷對水源地水質的影響,提高了水資源保障能力,改善流域水環境和水災應對能力,確保流域內農業、生活用水安全。
2.2? 經濟效益方面
2.2.1 直接經濟效益
通過開展水資源利用規劃研究,在水質約束條件下統籌調配地表水、地下水資源,為城鎮居民、工業和農業用水提供保障,同時為濕地涵養、鹽漬化防治提供理論和技術基礎。通過對塔里木河西段實施水土整治工程,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心,對產生水污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不同污水的凈化處理方法,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
2.2.2 間接經濟效益
通過水土治理工程的實施,區域水土資源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土地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均大幅度提高,推進了當地綠色產業開發,拉動產業投資,有效地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鏈的升級,改善旅游業發展環境,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5]。
2.3 社會效益
2.3.1 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在該區域系統地進行水土保護與治理工程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有效拉動內需,加快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助推脫貧攻堅戰,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穩定和社會和諧發展,有利于該地區的長治久安,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6]。
2.3.2 顯著增強生態意識
在塔里木河西段水土治理的實施過程中,政府和民眾對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價值將會有更直觀充分的認識。民眾生態價值意識明顯增強,自然生態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視為己任,有助于加強生態知識的學習教育意識,主動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生態治理與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政策;樹立綠色消費意識,自覺重視西北荒漠綠洲生態脆弱區的環境安全保護,將節約資源、綠色消費觀念付諸行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形成全社會動員,共治、共管、共享的生態文明新格局[7]。
2.3.3 提升區域居民幸福指數
項目的實施,一方面促進經濟發展水平,增加群眾收入,使當地居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極大地豐富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改善了人居生活環境,使之更加生態、健康,精神生活得到極大的滿足,可以顯著提升居民的綜合幸福指數[8]。
3? 結語
通過對塔里木河西段實施水土整治工程,使農業廢棄物、固體廢物等的處理更加科學有效,從而減輕環境壓力,并在生態系統修復中起到促進作用。對當地的生態景觀建設以及綜合整治帶來多方面的效益,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經濟基礎。同時,還可以附帶開展一些公益性項目的建設,特別是國家、自治區政府公益性項目。為該區域發展帶來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改善及保護區域生態環境、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以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等都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 張瑤,屈忠義,丁艷宏,等.不同土壤改良劑對鹽漬化農田土壤改良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9(12):36-41
[2] 薛敏,高明秀,王卓然,等.環渤海鹽堿地田塊尺度水鹽時空變異特征[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24):267-271.
[3] 李明,畢江濤,王靜.寧夏不同地區鹽堿化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子[J].生態學報,2020,40(4):1316-1330.
[4] ChristiningrumMF C.Effects of the SEC's XBRL mandate on financial reporting compar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2018(48):87-119.
[5] sudip datta,mai iskandar-datta,vivek singh. Product market power,industry structure,and corporate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3,37(8):3273-3285.
[6] 王若廷.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態建設問題及發展[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5):31.
[7] 王夏暉,何軍,饒勝.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思路與實踐[J].環境保護,2018,46(3):17-20.
[8] 倪海峰,朱尤東,劉樹堂,等.保水劑及有機酸土壤調理劑對鹽堿地的改良效果及小麥產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20,52(4):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