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石香云 朱雪晴 郝會欣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3698
摘? 要:目前,醫學生職業認同感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環境、高校培養教育和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從現實問題出發,提出國家完善相關信息公開制度、高校進行教育整改加強人文教育、醫學生加強自我塑造等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以期深度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對醫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從而,為各大高校切實提高醫學生職業認同感、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水平,給予有力的理論參考,為國家輸注更多高素質醫護人才提供現實依據。
關鍵詞:醫學生? 疫情? 職業認同感? 牢記使命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3(b)-0206-03
The Influence of "Never Forget the Original Mind, Keeping in Mind the Mission" on Medical Students' Occupation Identity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LIANG Yi? SHI Xiangyun? ZHU Xueqing? HAO Huixin*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0502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occupation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s easily influenced by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itiative of their own initiat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onavirus's pneumonia epidemic, 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Never forget the original mind, keeping in mind the miss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ate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from the realistic problems, and carries out educational rec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self shaping and other practical solutions, with a view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on the occupation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High quality medical personnel to provide practical basis.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Epidemic situation; Occupation identity; Keeping in mind the mission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自2019年6月1日主題教育活動正式開展以來,各醫學高校跟隨黨的腳步,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使醫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義,提高了在校醫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與此同時,自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以來,醫護人員這一群體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和較高的評價,疫情也使社會各界人士更清楚地看到了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性質的危險性。
醫學生作為即將成為醫護人員的一類特殊群體,還處于心智成熟的發展階段,容易受到外界社會輿論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影響,加之新冠疫情對醫護人員的需求性與危險性,醫學生對自身的職業認同容易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基于此次特殊時期,剖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對醫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高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1? 醫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所面臨的問題
1.1 疫情背景下社會輿論環境影響醫學生對職業認同感的認知
現在社會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社會輿論也成為了社會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某些輿論以偏概全,惡意丑化醫護人員形象,醫患關系愈發緊張,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醫學生作為即將成為醫護人員的一類群體,是醫療事業的后備力量,是醫療事業發展的未來希望,承載著救死扶傷的重要囑托,關系到社會人疾病的救治、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1]。綜上所述,醫學生由于處于心智成熟的發展階段,容易受社會輿論環境的影響,進而影響其職業認同感,還需繼續深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精神力量。
1.2 高校對于醫學生的培養偏重技能,輕視人文精神教育
由研究調查發現,如今大多院校對于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重視技能的提高,而往往容易忽略人文修養的提升。很多高校對醫學生的培養停留在專業理論的掌握和實操方面,沒有及時看到職業認同感、職業責任感的重要性[2],人文修養課堂教學上說教式等單一理論輸出,學生被動獲取人文知識,使學習效果欠佳,從而導致醫學生在職業認同上存在誤區和片面認知,進一步影響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3]。另一方面來講,高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成效正影響著高校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綜上所述,目前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有待提高,高校對于醫學生的培養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應及時進行整改,重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從而增強醫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
1.3 疫情背景下醫學生缺乏職業安全感
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置時的有力或無力感,其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制感[4]。縱觀以往的研究可以發現,安全感是影響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醫務工作是一門舉足輕重并且關乎人類健康發展的職業, 然而當今社會的醫療環境較為惡劣, 醫患矛盾逐漸凸顯, 傷醫、殺醫事件頻發, 醫鬧丑劇不斷上演, 個別媒體的不實渲染都讓醫學生的職業安全感大打折扣[5],加之由于疫情的危險性與不確定性,更加劇了醫學生對于職業安全感的缺乏,此類種種因素都嚴重影響了醫學生對于職業的安全感。醫學生的職業安全感是決定其是否能保持學習主觀能動性以及將來更好的狀態從事醫務工作的關鍵,醫學生作為醫護工作者的“儲備軍”,其健康的職業安全感不僅改善其個人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上的工作狀態,還能促使他們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醫患之間的摩擦。基于疫情背景下進一步分析醫學生的職業安全感,進而深度研究主題教育活動對于職業認同感的影響迫在眉睫。
2? 醫學生職業認同感培養的路徑分析及探索
2.1 國家完善信息公開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面對社會上針對醫護人員的某些不良言論及惡性事件,國家政府機關應及時阻斷不良傳播途徑,及時核實消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避免謠言的惡性爆發,損壞醫護人員形象,并常態化建立輿論應急處理方案。同時,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衛生法律得到健全之前,有些糾紛在處理上尚無法可依[6],因而國家要完善相關信息公開制度,從法律層面上嚴格扼制不良輿論的發生。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后,醫護人員舍生忘死,積極投身于疫情的防控與病人的救治當中,無疑成為了社會輿論的焦點。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帶頭提出要務必重視對醫務人員的保護關心愛護,這在無形中形成了良好的社會輿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護人員的社會地位,增強了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也增強了醫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2.2 高校應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整改,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
各個高校在重視技能培養的同時,應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進一步加大對在校醫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力度。高校可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增設人文方面的特色課程,使人文教育充分的進校園,進課堂。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總體上對醫學生的醫德醫風和成長成才教育都有一定價值,醫學生會更為認可醫學的職業價值,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更為堅持。另一方面來講,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色活動進課堂,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7],體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育人功能,可使醫學生的在校學習熱情進一步提升,幫助其建立夢想,認識到醫療衛生行業的重要地位,從而進一步提高醫學生的職業認知。高校積極進行教育模式改革,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讓技能與人文并重前行,更利于強化其責任意識,加強醫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維護制度權威,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增強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培養良好醫德[8]。
2.3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職業認知
疫情防控背景下,其病毒的危險性與傳播的迅速程度嚴重影響了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作為醫護人員后備力量的醫學生的精神狀態更容易受到疫情影響。針對此類情況,醫學院校要開展積極的心理干預活動,合理引導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并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樹立社會主義責任意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銜接激勵醫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牢記選擇醫學的初心[9]。除此之外,恰當宣傳在疫情中涌現的優秀先進醫學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渲染醫學魅力,從而讓學生恰當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進而正確地認知醫學職業,提高自身的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10]。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醫學生在接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同時易受外界各類因素的影響,國家社會以及醫學生自身都要從各角度采取不同方式來保持并提高對其職業的認同感,其目的不僅僅在于保持積極的心理健康狀態,更賦予了其深層次的社會實踐意義,進一步強化廣大醫學生對醫學的正確的認知,鼓勵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各高校應當結合當下現實,配合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加快高校課程改革,深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全方位地提高醫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進而提高全社會的醫療服務水平,為國家輸注更高質量的醫護人員提供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 尹雪如.從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探索醫學生培養發展的方向[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3(2):70-72.
[2] 李玥昊,李榮秀,余潔瓊.新時期醫學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培養路徑[J].職業,2020(19):24-25.
[3] 常玉霞,韓旭,杜麗霞,等.職業獲益感在急診護士覺知壓力與職業認同感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天津護理,2020,28(5):530-533.
[4] 安莉娟,叢中.安全感研究述評[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3,12(6):698-699.
[5] 王蘭英,鐘鳳宏,胡冬梅,等.醫學生職業認同感狀況調查及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4):33-34.
[6] 賀鳳.社會輿情、社會熱點對醫學生的影響及應對——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方法論研究為例[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4,36(S2):858-860.
[7] 牛柯雯,景文博,周思齊,等.后疫情時代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J].中國培訓,2020(8):55-57.
[8] 陳乃車,唐聞捷.醫學院校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路徑——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J].教育研究,2016,37(2):146-150.
[9] 馮鞏,李嶸,劉軍林,等.基于職業認同感的全科醫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35):64-67.
[10] 黃國玉.疫情對護理學生職業認同感影響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1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