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0212
摘? 要: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GIS分析法對雄安新區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環境進行調查分析,進而對雄安新區未來的體育空間布局進行研究。2017年《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控制指標》《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控制指標》的發布及實施貫徹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了《全民健身條例》,同時也對中國土地資源的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起到促進作用。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戰略目標的日趨實現,人們對健身的體育場地需求也越來越高。對雄安新區的公共體育空間,結合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和建設體育強國發展的目標,進行布局,不僅對雄安新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起積極作用,還有利于有效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關鍵詞:空間布局? 公共體育? 體育場地? 健身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3(b)-0224-03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ports in Xiong'an New District
YANG Nv
(Sanzhuangzi Primary School, Jiaozhuang Town,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Hebei Province, 0710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GIS analy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xiong'an new area, and then studies the future sports spatial layout of xiong'an new area. In 2017, the release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ublic sports venues land use control indicators and urban public sports venues land use control indicators implemented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lly implemented the national fitness regulations, and also promoted the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ses economic level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eople's demand for fitness sports venue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layout of public sports space in xiong'an new area, combined with the residents' demand for public sports services an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not onl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xiong'an new area, but also helps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national fitness movement.
Key Words: Spatial distribution; Public sports; Sports venues; Fitness
雄安新區地理位置較好,有充足的發展空間。該文致力于結合雄安新區的發展規劃對雄安新區的公共體育空間進行合理布局。雄安新區場地穩定且工程建設適宜性總體較好,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優越,適合規模化開發。利用雄安新區本身的優勢,通過與城市中的大中小學校、大型商場、廣場、公園綠地、公路路和水路等空間形態進行有效結合,充分利用公共設施的服務功能,有效轉變場地職能,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將可把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布局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期刊、文獻、網絡查找有關雄安新區未來規劃信息等資料,初步了解雄安新區未來規劃及導向,以進一步研究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布局。
1.2.2 訪談法
通過對雄安新區居民進行訪談,了解居民目前體育活動的形式、鍛煉內容、出行方式和鍛煉場所以及對未來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需求,發現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為研究的依據。
1.2.3 GIS分析法
通過對地理信息系統實現分析空間數據進行分析,從數據中獲取雄安新區城市布局中各個對象的空間位置、分布、形態,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2? 公共體育空間分析
2.1 公共體育空間的含義
公共體育空間主要包括公共體育場館和健身房等公共體育活動空間,也包括居民進行日常體育活動的場所如廣場、公園等。公共體育空間是服務大眾的,沒有盈利性。公共體育空間可以滿足居民進行身體鍛煉的體育活動。而目前最常見的公共體育空間主要是公園和適宜居民活動的空白開闊場地。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布局和利用影響著城市體育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居民開展體育活動的情況,公共體育空間的合理布局可以促進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的發展。
2.2 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體系劃分分析
雄安新區的公共體育空間劃分可根據公共體育空間的作用和功能進行。如果不同區塊的公共體育空間的配置和設施相同,不利于雄安新區居民對公共體育空間的需求。在雄安新區中,雄縣和容城占地面積廣,而且交通便利,可將其設為公共體育中心區域;而安新縣有白洋淀景區,居民較為分散,居民出行不夠便利,活動空間有限。在對雄安新區進行公共體育空間劃分時,可結合雄安新區區位優勢和地理特點布置公共體育空間,為居民進行各類體育活動提供便利。
2.3 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構成分析
在雄安新區的內部空間結構中,雄縣和容城的公共體育空間主要以公園、公共體育場館、健身房、俱樂部等為主,使這些體育場所能夠為雄安新區中心區域的居民進行日常體育活動提供方便。但公園、健身房和俱樂部等公共體育空間有限,組織大型活動,活動空間會受到限制。在雄縣和容城中心城區適宜設立大型公共體育場所,以便組織大型體育活動。安新縣公共體育空間主要以小區內健身場所、公園、公共體育場館和水上運動體育空間為主,居民區內的健身場所使用率也相對較高。在發展雄安新區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時,公共體育空間還能增強人民體魄,提高人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激情;通過支持居民積極有效地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居民強身健體意識,渲染體育強國氣氛,從而有效地發揮公共體育空間的功能。
3? 公共體育空間布局分析
3.1 公共體育空間體育設施分析
雄安新區作為未來的一座大都市,公共體育設施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在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與安排上,要對公共體育空間進行整體的規劃和部署,保證體育設施的數量及設施利用率。若要保證其利用率,還要結合活動空間類型進行合理配備相關體育器材,以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某些公共體育活動場所人員聚集,體育設施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而有的體育活動場所人員稀少,存在體育設施閑置的情況。在人員比較聚集的地方適宜配備足夠數量的大型的公共體育活動場地,而人員較少的地方適量配備大型的公共體育活動場地,主要以小型和中小型體育活動場地為主,提高體育活動空間和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3.2 公共體育空間場地功能分析
對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場地在設計分配時要盡可能使其功能多元化,一個場地可供多個健身活動使用,同時能夠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體育鍛煉和健身,目前國家公共體育場地配備的健身器材現狀大多都是適宜中老年人,而對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來說,想要滿足這個人群的需求較難。現在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課余時間多參加體育鍛煉,公共體育場地的功能對于青少年、兒童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結合現在國家老齡化和二胎政策的實施現狀,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兒童參與體育鍛煉顯得格外重要。除了適宜中老年和青少年兒童的健身空間以外,作為生活中壓力最大的中青年男女,健身也是十分必要的。公共體育場地的功能若能更大限度地滿足更多年齡段的人們,對于人們的鍛煉內容提供更多符合自身喜好的選擇,同時為一家人出行參與體育鍛煉也提供了便利,就會促進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來。
3.3 公共體育場地的合理利用分析
目前,大型的購物商場、超市等場所,或多或少都存在空間閑置、地下儲物間等閑置現象,公園鍛煉場地不足以及充足的學校體育場地很多時候的閑置現象。針對此類現象,雄安新區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地區,在場地利用上,可進行有效規劃,政府可以根據規劃需要,提高其用地功能體育鍛煉場地。
3.3.1 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利用分析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到,中國第六次體育場地的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的教育系統內的體育場地占地面積非常廣,占全國體育場地總面積的53.01%。如果教育系統的體育場地和設施能夠供居民使用,可有效緩解大都市體育場地供應不足的現象。歐美發達國家的學校不設立圍墻,而且學校內的體育場地和大部分體育設施居民都可使用。通過這些資料顯示以及經驗表明,如果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情況下,把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進行合理的規劃供居民使用,那么學校體育場地就可以為雄安新區大城市的公共體育設施作為有效的補充。
3.3.2 公園綠地體育化分析
對于雄安新區的建設,公園是必不可少的產物。現在公園的建設大多都規劃有大片綠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品質。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目前中國城市的公園綠地的系統比較完善。城市公園綠地是最受居民歡迎的場所之一。如果雄安新區的城市公園綠地的建設能夠將公園綠地體育化、功能多元化,就不僅能緩解體育場地占地面積大問題,還可使居民可以在優美的環境中得到體育鍛煉。
3.3.3 商用空間體育化分析
在雄安新區未來的城市建設中,將會有很多商場、寫字樓等建筑。往往在大城市中,居民的健身場地的范圍是有限的,很多的商場、寫字樓和廠房等許多建筑都有閑置空間,將商業空間充分利用,為居民大眾健身提供服務。在寫字樓、廠房等辦公地點閑置空間設置體育鍛煉場地,員工可在工作之余進行體育鍛煉。將閑置廠房、倉庫有效設計成為公共體育空間,將實現城市體育空間利用的最大化。
3.3.4 城市道路體育化分析
步行作為居民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這種鍛煉方式適宜每個年齡段居民,被人民認為是最好的運動。自行車運動同樣是一項健身效果較好的項目,長期鍛煉對提高心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這些大城市隨處可見騎行健身的情景。自行車作為一項流行且普遍的運動,正逐漸走向全國大眾的視野,尤其屬青少年人數占比較多。雄安新區作為未來發展的大城市,若能將道路與城市道路相結合,設置居民步行和自行車健身道路等體育空間形式,將成為城市公共體育空間設施的另一大資源。
4? 結語
現如今,人們對體育鍛煉場所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公共體育空間進行規范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居民整體的身體健康水平。促進居民開展廣泛的健身活動,為積極規范地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更好地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提供了依據。公共體育空間的規劃建設屬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部分,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合理規劃,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雄安新區公共體育空間的規劃建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需要,在合理布局城市公共體育設施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游茂林,楊劍.基于GIS的我國城市中心城區青少年體育空間布局的問題與對策——以武漢市江岸區為例[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0(1):44-50.
[2] 張驍鳴,翁佳茗.從“地方感”到“人地相處”——以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公共休閑空間中的人地關系為例[J].地理研究,2019,38(7):1581-1593.
[3] 蔡玉軍,邵斌.問題與策略:中國城市公共體育空間集約化發展模式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30(6):467-473.
[4] 倪敏東,羅明,陳玉飛.公共開放空間中體育設施布局研究——以寧波市三江片為例[J].規劃師,2018(7):122-127.
[5] 吳黎.武漢市體育場地空間結構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4):170-173.
[6] 豐子淇.李洋.城市體育休閑公共空間研究的必要性——以遼寧地區為研究主體[J].當代體育科技,2017(3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