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小學學生年齡的特殊性,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應該時刻注意課文內容的表達方式和學生心理發育年齡的相適應性。童話故事區別于其他故事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畫面感強烈,童話教學可以提高心智狀態發展初期的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156-03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Fairy Tal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uotuo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aota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SHENG Hongbin
【Abstract】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ag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the age of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fairy tales that distinguishes them from other stories is that the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icture. The teaching of fairy tales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pupil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mental 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Fairy tale teaching
由于小學學生年齡太小的原因,在課堂中,學生往往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走神的情況。平時課堂中的知識點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難以在短時間內全部消化。但是每節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教師不能在上課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會拖慢整個學期的教學進度。童話教學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簡單分析小學語文中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教學課堂設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
(一)通過角色表演,感受文學形象美
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自主獨立的語言分析和段落理解。童話的語言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有一定的內容性和故事性,童話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虛擬的,但是語言卻存在很強的情境性,能給學生強烈的畫面感。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組織學生自主展開有關課文故事的活動。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對角色的理解程度。因此,將童話故事表演出來能給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廣闊,想象空間也會更大,通過自身的發揮去來理解文章,把握故事中每一個人物形象,進而能更好地感受童話的美。與此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在表演時,學生還需要去揣摩一些技巧,以及各個角色語言上的特點,促使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綜合能力同步提升。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成功,進而對童話故事有更高的興趣。學生還可以通過輔導臺詞,揣測語氣,和確定語調等方式來更好地表達課文中想要傳達的內容。童話作品不同于其他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出現都有其意義,都會帶著自己獨有的特點來詮釋整個故事的內容。童話故事中大部分的人物心理比較符合兒童心理年齡的預期,所以小學學生在內心情感方面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童話故事中所傳遞的信息。教師應該多多積極鼓勵學生,帶著好奇心去仔細研究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語言表達,發自內心地感受人物的每一項活動。童話故事中的人物雖然大部分都是虛構的,但是每一個都是鮮活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特且豐富的情感,也會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況下,有喜怒哀樂的心理反應。小學學生的情感相較于其他年齡段來說更加豐富,所以對于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童話作品語言的特色。小學語文要求學生對不同段落的語言,有自主獨立的賞析能力,對于不同語言特色的文本來說,學生應該有不同的理解和自己的表達。
(二)增加復述練習,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開展童話教學時應該時刻注意學生是否及時地理解與吸收童話故事和課文內容的區別和共同點。在課堂之前的預習作業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自主收集和課文相關內容相符的童話小故事。學生通過提前了解文本內容的方式,在進入課堂的過程中會更加輕松,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自主進行復述童話故事的任務,來檢驗在整個課堂過程中學生是否已經正確地理解了課本內容。童話在文學體裁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從其結構來看,是非常完整的,并且故事的敘述順序比較直觀,一般是按照實行原本發展的順序。但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充滿了不同的意外和驚喜,具有很多引人入勝且離奇曲折的情節。小學學生非常容易復述這樣的文本內容形式。在課堂中,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梳理清楚童話故事中敘述了怎樣的事情,包括這件事情發展的原因,具體發展的經過和所得到的結果其次,和學生一起回憶故事中有哪些人物,這些人物扮演了怎樣特殊的角色,以及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比較突出的情節有哪些。教師和學生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開展后續的任務。
二、讀寫有機結合,培養綜合素質
(一)提高朗讀能力
童話的語言具有優美,明快和自然的特點,在文本中經常會出現多次反復語言段落的情況,象聲詞和擬聲詞的比例較于其他形式的題材更高。在所有兒童文學中,對話是非常特殊的一種樣式,與其他的文學作品相比,童話自身特色非常鮮明,對于兒童而言,這一類故事是重要的精神食糧。童話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用符合兒童的想象力的奇特的情節編織成的一種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換句話說,在童話故事中,所有的人物以及環境等都是虛擬的,這樣的特點也是童話故事中最為典型的,可見童話的核心是幻想。童話的語句富有聲律和音樂的美,比較適合朗讀,如果能將童話故事朗讀出來,對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提高教學效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小學語文要求學生培養語感和培養閱讀能力。童話教學在課堂中的引入,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閱讀品味,并親身實踐童話寓言的情感美和形式美。由于童話故事情節往往是虛構的原因,作品中故事的發展方向經常會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這種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作品往往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學語言美,教師朗讀時應該生動活潑且飽含情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上,還可以用真情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對于一些情感非常豐富的段落,更需要仔細揣摩語言,比如讀出狐貍的狡猾語調,小白兔的活潑等。從語言入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童話故事,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以及形式美,使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分角色朗讀,自由朗讀,集體朗讀,小組合作朗讀和個人朗讀等等。
(二)加強寫作培訓,提高續寫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大綱明確對學生提出了讀寫能力的高要求和高標準,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故事的魅力,在學生逐漸感受到童話的特點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擴寫或續寫的活動。但是由于不同程度的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如果直接提出開展句子續寫的要求,往往會讓學生不能明確地感受到主題中心含義。教師可以在前期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句子續寫和仿寫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親身體會到童話的特色和新鮮感,同時又能提高學生對語言實際應用的能力。這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童話故事和童話作品作者想表達的含義。在學生完成續寫和仿寫之后,教師可以提供一個完整的課堂平臺,讓學生自己大聲朗讀自己創作的童話作品。寫作是非常好的一種表達方式,重視寫作培訓也能讓學生的通話,學習效率更高,因為要寫出一個故事,學生必須要很好地去安排故事中的情節,這樣的練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讓學生在后續童話學習中也能更快的理清故事結構,還可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童話文學的情節美、表達美,有助于他們豐富詞匯,鍛煉表達能力,發展想象,培養創新思維。還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將自己創造的作品改編成不同形式的表演,在課堂中和課后能完整地呈現出來。
三、體悟文學之美,領略生活意義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應該充分地做好課前準備。在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帶領學生體悟文學的情懷美,可以通過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情感。童話故事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在情感的促動下激發自身的想象力。教師需要營造輕快自由的課堂氛圍,可以利用音樂,圖畫等渲染氣氛,為學生創造一個體驗感較為真實的教學情境。教師在和學生一起感悟童話作品中文學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往往會充滿想象力,充滿靈感。學生在豐富自身想象力的過程中,會逐步建立起一個深度的內心情感世界。童話故事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體會到這種文學體裁的情感與形象美,在這一過程中也能激發學生對所學習的童話本身的理解,讓他們對這種文學題材的接受程度更高。由于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審美熏陶程度不同,他們對文學形象的理性思考和道德感悟,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童話中的各種美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學生的角度入手。
綜上所述,我國新教育體制改革要求教師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同于其他年齡階段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確保知識點的及時輸出,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吸收效率。當教師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靈活巧妙地運用童話故事,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這樣的要求下,童話教學的引入變得越來越必要。
參考文獻:
[1]丁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16(33).
[2]徐茹.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一代:理論版,2020(08).
作者簡介:盛紅斌(1977.10-),男,漢族,甘肅高臺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