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鵬
市場方面,進入2021年7月A股波動加劇,不少機構看法偏負面。但招商證券認為,7月份主要寬基指數仍呈現窄幅波動,市場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主要觀點:1)目前,由于海外生產恢復,對中國工業品需求形成了正面支撐,加之國內投資需求尚可,國內工業生產仍保持相對高景氣度。2)半年報季開啟,7月15日前后,很多業績出現大幅變動的上市公司會披露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目前業績高增的板塊和個股較多,A股盈利增速仍保持高位。3)國內貨幣政策未有大的調整,流動性仍然呈現中性,美國議息會議后,美元指數短期反彈后陷入震蕩,等待進一步經濟或通脹數據,外部流動性仍趨向中性。
整體來看,投資者會圍繞半年報超預期,三季報景氣仍將持續的思路進行布局和調倉,受益全球工業生產恢復的中國工業品板塊景氣有望持續,例如鋰電中游材料、化纖、草甘膦、銅箔、部分原料藥、磷化工等。風格方面,由于今年以來,高增長不缺乏,投資開始從中小市值公司中挖掘管理水平較好,業績持續性不錯的標的進行布局,未來一個季度可能仍將持續。
電連技術(300679)是一家專業從事微型電子連接器及互聯系統相關產品的高科技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各類射頻連接器及線纜連接器、電磁兼容件和軟板三塊,其中連接器及互聯系統產品占比常年在80%以上。公司的成長看點主要有:1)深耕連接器行業多年,攬獲多家頭部手機廠,將受益5G時代射頻連接器量價齊升;2)BTB產品今年大規模出貨,營收有望取得突破;3)拓展的汽車連接器業務迎來放量期。
連接器是各類智能設備信號傳輸必備的介質。據公開資料顯示,全球連接器每年市場規模高達千億元,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連接器需求市場,2019年的規模高達194億美元,其中通訊和汽車是連接器最大的兩個市場。
從行業角度看,智能手機行業增速已經進入負增長時代,這點毋庸置疑,但對于零部件配套商而言,行業還存在結構性機會。一方面,行業集中度提升,2016年-2019年行業CR5分別高達57.4%、61.3%、65.7%和70.6%,呈逐年上升趨勢,能綁定行業頭部企業受的沖擊可控。公司從2007年成立至今,一直深耕手機連接器領域,目前已經成為三星、小米、華為、OPPO等主流手機的供應商,并進入ODM企業聞泰、華勤等的供應鏈當中,都是頭部企業。

本期券商最新報告重點推薦個股一覽
另一方面,5G到來讓手機連接器進入量價齊升階段。5G時代,智能手機的天線數量會成倍增加,從而拉動射頻連接器需求增長,如繼續采用同軸線,單機的ASP提升會很明顯,特別是LCP為代表的高頻天線方案,ASP會提升更大。據QYresearch預測,隨著5G手機滲透率提升,全球射頻同軸連接器市場將由2017年的78.74億美金增加至2022年的106.7億美金,年復合增速為6.26%。
公司主要聚焦的是手機等智能設備的射頻連接器,其中微型射頻連接器、射頻同軸連接器以及射頻微同軸線纜組件是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設備的關鍵電子元件,將受益行業結構性增長。
公司還布局射頻BTB連接器,該產品主要用于PCB之間的連接,也可連接PCB與FPC,除了傳輸普通電子信號,還能用于充電和數據傳輸,且應用場景更廣,手機和汽車市場皆可使用。
BTB連接器在手機中的消耗量很大,有券商拆機測算,單機使用量高達15組左右,ASP達10元左右,如果加上平板和電腦,消費類產品規模超過200億元。
BTB連接器與5G毫米波競爭速度關聯度較大,隨著5G毫米波推進加快,公司BTB產品已經實現量產,2021年此類產品向部分頭部手機客戶大規模出貨,有望在營收上取得突破。同行競爭對手同類型產品的毛利率高達45%,高于目前公司連接器毛利率水平,如果能起量,未來綜合毛利率水平有望提升。
汽車是連接器最大的下游市場,行業空間比通訊大。傳統燃油車需要用到的連接器種類有百種,單一車型使用的連接器多達600個。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氣化程度更高,內部動力電流及信息電流錯綜復雜,對連接器的需求量顯著增加,以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為例,自動駕駛級別為L1和L2需要安裝的攝像頭為3-5顆,L4-L5基本上在10-20顆,攝像頭數量變多對應的高頻高清傳輸連接器數量會相應增加。天風證券統計,傳統燃油車整車連接器的價值區間在1000元-2000元左右,純電動乘用車則是在3000-5000元,價值量提升明顯。
公司是從2014年開始切入汽車連接器市場,產品主要用于Fakra板端&線端,HSD板端&線端,HD Camera連接器,車載USB等細分領域,經歷近7年的布局,目前主產品已經進入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等國內主要的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及華為為代表的解決方案供應商。2020年公司的汽車連接器產品收入規模一舉突破1億元大關,目前正處于穩定供貨狀態。中泰證券的產業鏈調研信息顯示,公司當前覆蓋的汽車連接器產品,單車價值量已經在500元以上,國內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高于手機價值,今年放量后將拉動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18年前凈利潤與營收呈現逐年上升之勢,2018年后受手機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產品價格下降,營收出現短暫下滑,同時,運營成本和期間費用增加,新培育業務尚未貢獻增量,導致業績出現兩年下滑。2020年公司業績觸底反彈,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一季度收入和業績規模均為歷史單季最高水平,今年隨著汽車連接器和BTB產品放量,基本面反轉將被持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