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7月2日晚間,創業板上市委公告稱,河南凱旺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旺科技”)首發申請獲通過,凱旺科技本次IPO擬發行不超過2396萬股,募集2.99億元資金,投向“精密連接器及連接組件產能擴展”、“研發中心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等三大項目。
《股市動態分析》記者發現,盡管對于凱旺科技的注冊申請予以通過,但其自身仍存在實控人控制不當風險、客戶高度集中及因此衍生出來的應收賬款較高等風險、報告期內無發明專利等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凱旺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電子精密線纜連接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安防設備和通信設備等領域,目前正逐步向軍工裝備、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等領域積極拓展。
公司創始人陳海剛曾在深圳打拼了20多年,2009年他被家鄉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回到沈丘老家成立了凱旺科技。2018年和2019年凱旺科技分別獲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河南省返鄉創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投資。
本次發行前,凱旺科技實控人陳海剛、韓留才夫婦合計持股64.88%,處于絕對控股地位。招股書提示,公司可能存在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或其他方式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決策、人事安排、關聯交易、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實施不利影響的情況,進而影響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
這也是上市委所關注的問題,在審議會議中,上市委提的三個問題中的前兩大問題就是:
1、報告期內發行人及其實際控制人與發行人的客戶、供應商及其股東存在相互拆借資金的不規范行為。請發行人代表說明是否已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類似行為再次發生。請保薦人代表說明采取哪些措施督導發行人及其實際控制人提升規范運作意識和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2、發行人第一大外協供應商惠邦晟前股東與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存在親屬關系,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家庭成員與惠邦晟實際控制人及前股東等存在較多個人資金往來,報告期內發行人存在向惠邦晟拆出資金且未收取利息的情況。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發行人選擇惠邦晟作為第一大外協供應商并向其提供資金支持的合理性;(2)惠邦晟是否受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及關聯方實際控制,發行人有無收購惠邦晟的計劃或安排。
當然了,凱旺科技與其保薦人是怎么回復上市委的我們暫時還未知,但對于招股書提示的存在的大股東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可能性,投資者多一份警覺為好。
報告期內,凱旺科技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92.95%和90.88%,向前兩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44%、81.35%和77.70%,其中向第一大客戶海康威視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4.21%、52.05%和46.02%。
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下滑1.2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3251.67萬元,同比下滑26.44%,當年主要客戶為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公開資料顯示,海康威視2020年營業收入635.03億元,比2019年的576.58億元同比增長10.01%,凈利潤同比增長7.96%;大華股份2020年營業收入264.66億元,比2019年261.49億元同比增長1.21%,凈利潤同比增長25.21%。大客戶業績依然增長,凱旺科技卻出現下降。
報告期各期末,凱旺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4973.62萬元、13153.81萬元和16640.94萬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1.51%、24.96%和27.48%。公司前兩名客戶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應收賬款合計余額分別為12924.86萬元、10972.61萬元和14448.66萬元,占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81.95%、79.18%和82.36%,公司應收賬款集中度較高。
報告期內,凱旺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歸母凈利潤差異金額分別為880.26萬元、-2656.39萬元和-5372.92萬元。
招股書披露,凱旺科技2019年及2020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低于凈利潤2656.39萬元和5372.92萬元,主要原因有:(1)隨著下游客戶訂單增加,期末存貨余額增加;(2)公司2019年末進行股權融資,資金較為充裕,為了加強與公司供應商的合作,增強議價能力,公司適當縮短了部分供應商的付款周期,經營性應付款項有所下降。
針對上述現象以及招股書披露的其它信息,記者曾給凱旺科技發去采訪函:
1、公司收入依賴大客戶,相應的應收款也主要來自大客戶,但公司2019、2020年經營性現金流遠低于歸母凈利潤,公司也給了相應的原因,即縮短了給供應商的付款周期及存貨增加,江西銅業等是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可以發現公司上下游均是大型企業,那么從財務數據及公司縮短付款周期的動作看,是否表明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弱小?
2、2020年度,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量為2422.55萬元,主要系2020年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借入3700萬元銀行借款,從這個角度看,公司2019年縮短付款周期是否得不償失?
很遺憾,截止發稿,凱旺科技未對此作任何回復。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凱旺科技擁有有效專利107項,其中發明專利僅6項,其中,防水連接器專利為客戶解決了安防設備特殊的氣密性要求。不過這6項發明專利多數在2010年-2015年取得,最晚的是2015年8月23日申請,報告期再無新增。而報告期內,凱旺科技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230.49萬元、1585.71萬元和1812.68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8%、3.58%和4.14%,截至2020年12月31日,凱旺科技共有研發技術人員161人,占員工總數的6.61%,其中碩士3人,本科及大專78人。雖然持續的研發投入是提升公司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但從成果上看,2018年-2020年的報告期內,凱旺科技及子公司僅取得總共57項中的12項實用新型專利。
公司的研發效率是否偏低?公司是否在“吃老本”?對于記者的提問,凱旺科技仍未作任何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