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來 何曉

日前,《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的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獲全票批準通過,為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相關政策的落地奠定了基礎。該條例于2020年12月4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對該條例給予了充分肯定。
《條例》分為總則、保護名錄、保護與管理、傳承與利用、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四十四條,涵蓋了立法定義、政府及各部門職責、保護名錄編制、資金保障、保護利用規劃、保護措施、傳承利用方式等方面內容。
《條例》所稱的紅色資源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活動所形成的具有紀念、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舊址、遺址、遺跡、代表性建筑、紀念設施和代表性可移動實物,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有關的紀念設施。《條例》的實施,將有利于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對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蘇區精神,促進梅州原中央蘇區經濟社會全面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梅州是廣東省唯一全域屬于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上,處處跳動著紅色脈搏,代代講述著紅色的故事,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陳毅等一大批革命先輩都曾在這片土地留下革命活動足跡。“八一”南昌起義軍、朱毛紅軍等也曾在這里戰斗過,留下了“南昌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紅四軍出擊東江”、“紅色交通線”等一大批革命遺址遺跡、珍貴文物等紅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