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
◆摘? 要:幼兒園音樂教學,旨在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幼兒學會欣賞,在音樂中陶冶情操,樹立正確人格,提高音樂素質和綜合素養。在實際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存在部分問題,如幼兒對于音樂活動興趣不高,幼兒不能正確理解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不能客觀面對音樂教學,為幼兒園音樂教學進程產生影響。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游戲,伴孩子成長,將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為激發幼兒興趣,促進幼兒音樂素養,打造趣味性游戲化的音樂活動展開論證。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音樂活動;趣味性課堂;興趣培養
幼兒園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時期,且伴隨著貪玩的天性,因此幼兒園音樂活動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角度,貼近現實生活,制定相應策略,將游戲融入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興趣,正確引導幼兒學習方式,塑造幼兒的音樂意識,讓幼兒通過音樂,學會感受、理解和想象,從而開拓幼兒大腦,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音樂活動游戲化的背景及意義
幼兒園開展音樂活動,是幼兒成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音樂教學,可以提升幼兒認知能力,開拓幼兒視野,增長幼兒的審美能力,對于幼兒的思想道德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幼兒時期,游戲也是幼兒的天性,作為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性特點,將游戲融入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
游戲化音樂活動,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力,而且在游戲過程中,可以靈活多變的展開多元化的活動,立足于幼兒的角度,挖掘幼兒的巨大潛能、塑造幼兒自我個性、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以及在游戲背景下,將音樂常態化、現實化,增添幼兒的記憶,從而使幼兒能夠結合音樂的理論,更好的去感受音樂的魅力。促使幼兒能夠自主地傾聽音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所產生的本能,進一步地提升幼兒的音樂素質,統籌發展,提升幼兒音樂能力。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開展現狀
幼兒園音樂教學過程中,幼兒缺乏興趣,對于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缺乏認知,同時教師也沒有做到一個合適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因此部分當前幼兒園音樂活動開展現狀并不理想。
(一)缺少多維互動,幼兒不感興趣
大部分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或多或少都會利用游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適時融入音樂教學活動內容,但可塑性較弱,因為教師在制定相關教學策略的時候,其目的性并不明確,只是為了短時間內讓幼兒在課堂上,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教師和幼兒,以及音樂課堂上,都缺少多維互動,幼兒對于音樂課堂不感興趣,對于音樂的了解并不完善,不利于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有效展開。
(二)教師缺乏創新型的教學策略
幼兒時期,幼兒對于外界的事物感知比較弱,其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處于筑基時期,且這個階段的幼兒,貪玩和注意力薄弱,是幼兒的天性。部分教師缺乏創新型的教學策略,不清楚幼兒的需求,不能以幼兒的思維考慮問題。比如忽略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幼兒的接受能力等,沒有匹配的音樂活動內容,來幫助幼兒正確的學習音樂。
三、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策略
教師作為幼兒時期,最主要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要從自身方面尋找問題,多進行研究探索幼兒,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表現,制定出相應的策略。
(一)以趣味性為切入點,開展游戲化音樂活動
幼兒園開展音樂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首先要考慮的是趣味性為切入點,考慮環境、歌曲、以及幼兒的喜好,要讓幼兒產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同時又要結合音樂知識,讓幼兒在游戲中以唱的方式感受音樂節奏和旋律。如教師可采用《拍手歌》這首歌曲,作為游戲活動,教師應先為幼兒進行展示,如通過兩位教師,一邊進行拍手的游戲,一邊進行歌唱,隨著音樂的進展,拍手的動作也會發生變化,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幼兒之間的身高、性格等方式來分組進行活動,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孩子坐飛機……或是通過《丟手絹》這首歌展開活動,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并且通過游戲,進一步的理解歌詞,如“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邊,大家不要告訴他”,可以一邊教幼兒唱著,一邊展開活動,教師先給幼兒示范,然后站立一旁作為指導,將主導權交給學生。
(二)以歌詞編創游戲開展音樂活動
幼兒的接受能力弱,但求知欲強烈,只要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幼兒學會自主探索和思考,那么對于幼兒園音樂活動的展開,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除了以趣味性為切入點,開展游戲化音樂活動外,教師也要因地制宜,挑選相關的歌曲,以歌詞來編創游戲,開展音樂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歌詞的意思,深入性的了解歌詞通過音樂的形式展示出來所產生的魅力,相關的歌詞編創游戲很多,但不一定適合幼兒,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為幼兒展開歌詞編創。如“《老鷹捉小雞》”,教師根據歌詞來編創游戲,如老鷹老鷹捉小雞,跑呀跑……通過歌詞,讓學生明白這個游戲的規則和玩法,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老鷹和小雞的不同角色,體會歌詞的用意。
(三)以故事講述拓展音樂活動實施形式
除了動手游戲,融入音樂教學活動中,還可以將故事講述拓展音樂活動中,因為學生除了貪玩外,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所以,在幼兒音樂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挑選合適的故事融入音樂活動中,不僅具有趣味性的,還要具有一定教育目的的故事。如“《吃飯歌》”,小小勺兒手中拿,一口飯來一口菜……通過歌詞為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講述農民伯伯如何辛苦地種植莊稼以及莊稼成為餐桌上的食物的艱辛過程,教育幼兒節省糧食。待學生通過歌詞故事產生共鳴后,教師再進行歌曲的教學,此時幼兒注意力比較集中,且能全身心投入。
四、結語
幼兒學習音樂,需要教師以幼兒的視角去研究和發現適合幼兒的音樂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幫助幼兒以最佳的接受能力和直觀的理解方式,去感受音樂,喜歡音樂,學習音樂,結合幼兒的天性,將游戲融入音樂活動中,幫助幼兒提升音樂素養,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燕卿.巧思“設計”靈動游戲慧心“點亮”歌唱教學——基于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歌唱活動教學設計[J].南北橋,2018(23):192-192.
[2]陳淑琴.幼兒游戲化教育特級教師教案集[M].上海: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