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說明
今年8月1日,中國船級社將迎來65歲華誕。65年前,中國船級社的前身中國船舶登記局經過5年籌備宣告成立。65年來,一代又一代船檢人不忘初心、執著信念、勇于創新、開拓進取,推動船檢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用智慧和奮斗譜寫了跨越發展的輝煌史詩。值此65歲生日來臨之際,我們選取中國船級社發展歷程中65個重要歷史節點和重大事件,以試題形式重溫一路走來的難忘歲月。
1、1956年8月1日,經過5年籌備的船舶登記局成立。
A 船舶登記局 B 船舶檢驗局 C 中國船級社
2、1958年10月,交通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船檢工作會議,明確了船檢機構性質、作用、任務,討論了船檢機構的體制、分工和檢驗工作范圍,決定健全船檢規章制度和規范,培訓船檢技術干部。
A 船檢工作 B 船檢機構 C 船檢業務
3、1959年5月,針對新中國尚未承認《1948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實際情況,交通部向國務院提出由船舶檢驗局代表政府簽發船舶安全證書的具體實施意見,建議對航行到與我國建交的友好國家的船舶簽發我國的船舶安全證書,同時委托蘇聯代發國際公約規定的船舶安全證書,實行一船雙套證書制,并通過外交部同與我國建交國家換文互相承認船舶證書。
A 船舶登記局 B 船舶檢驗局 C 蘇聯船舶登記局
4、1960年4月,船舶檢驗局廣州辦事處接受越南政府委托對越南籍船舶“和平”“友誼”輪代行法定檢驗。這是船舶檢驗局首次代表外國政府對船舶進行法定檢驗。
A “和平” B“友誼” C “和平”“友誼”
5、1960年12月,船舶檢驗局廣州辦事處完成對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廣州分公司“光華”號遠洋客船的初次入級檢驗,開始了我國船檢的初次入級檢驗與發證業務,該輪1961年4月首航印度尼西亞。
A 遠洋客船 B 遠洋貨船 C 客滾船
6、1962年5月,中國交通部與蘇聯海運部簽署了《關于蘇聯船舶登記局駐華驗船處業務移交中國船舶檢驗局的協議書》。同年6月,船舶檢驗局大連辦事處接管蘇聯船舶登記局大連驗船處的業務工作;同年7月,船舶檢驗局上海辦事處接管蘇聯船舶登記局上海驗船處的業務工作。
A 船舶登記局 B 海運部 C 交通部
7、1973年10月,我國政府批準接受《1960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和《1966年國際船舶載重線公約》,同時對載重線公約中有關中國沿海區域劃分提出保留。這兩個公約1974年1月5日起對我國生效,我國政府授權船舶檢驗局執行有關船舶檢驗,簽發公約規定的有關證書。
A 1974 B 1975 C 1976
8、1975年11月,我國派代表團出席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第九屆大會,會議首次選舉我國為B類理事國,并通過中文為該組織的官方語言。
A A B B C C
9、1976年6月,船舶檢驗局廣州辦事處裝配國產C型計算機,建立交通系統第一個計算機站,在船檢系統內開始引進計算機管理技術。
A 北京總部 B 上海辦事處 C 廣州辦事處
10、1976年11月,“海協”第21屆消防分委會會議上,船檢局代表中國提出增加“鹵化烴1211”作為規則規定滅火劑的建議。經過討論,會議決定采納中國提出的方案。
A 鹵化烴1301 B 鹵化烴1211 C 鹵化烴2402
11、1979年6月,船舶檢驗局派驗船師到聯邦德國,對曼恩(MAN)公司首制的KSZ52/105B/BL型船用柴油機進行產品型式認可,簽發了船舶檢驗局第一份船用產品型式認可證書。
A 型式認可 B 檢驗合格 C 原則認可
12、1980年8月,中國外交部長致函聯合國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秘書長,中國政府決定批準和加入《1972年國際集裝箱安全公約》,并明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承擔對船運集裝箱的批準、檢驗和發證業務。
A 船運 B 航運 C 海運
13、1983年8月,船舶檢驗局在上海辦事處規范科研組的基礎上成立海船規范科學研究所。1985年7月,在武漢成立河船規范科學研究所。
A 上海規范科學研究所 B 船舶規范科學研究所 C 海船規范科學研究所
14、1988年5月,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第21屆理事會接受中國船級社為正式會員。
A 1987 B 1988 C 1989
15、1989年6月,船舶檢驗局在海船規范科學研究所設立耐火材料及結構試驗室,對外稱遠東防火試驗中心。
A 遠東防火試驗中心 B 上海防火試驗中心 C 船檢局防火試驗中心
16、1990年7月,中國船級社與利比里亞共和國政府簽訂有關船舶法定檢驗的全面授權協議,開始了由外國政府向中國船級社全面授權船舶法定檢驗的業務。
A 巴拿馬 B 利比里亞 C 瓦努阿圖
17、1993年2月,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與海上設施檢驗條例》,進一步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和中國船級社的法律地位、職能和工作范圍等。
A 1991 B 1992 C 1993
18、1994年6月,中國船級社最高船級符號被納入倫敦保險商協會(ILU)船級條款,CCS級船舶在國際航運保險中開始享受與世界著名船級社同等的保險費率優惠待遇。
A 船級 B 船舶 C 海運
19、1994年,海南省船舶檢驗納入船舶檢驗局直接領導管理,對全省所有船舶(含船用產品)、海上設施和船運貨物集裝箱實施各項檢驗,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一省一檢”的船舶檢驗管理體制。
A 福建 B 海南 C 黑龍江
20、1996年11月,中國船級社被歐盟正式列為首批認可的船級社之一,從而使入中國船級社船級的船舶在進出歐盟國家水域接受港口國檢查時,享受與各大船級社船級的船舶同等待遇。
A 國際海事組織 B 歐盟 C 國際認可組織
21、1999年8月,交通部印發《關于中國船級社主要職責、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的通知》,明確中國船級社作為國家的船舶技術檢驗機構,是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
A 唯一 B 主要 C 負責
22、1999年12月,中國船級社啟動VCBP計劃,V指VLCC,C指大型集裝箱船(Container),B指大型散貨船(Bulk Carrier),P指海上平臺和LPG、LNG(Plateform)。
A VLOC B VLGC C VLCC
23、2005年6月,中國船級社參與倡導的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散貨船和油船共同規范”,在法國巴黎舉行的IACS成員首席執行官CEO會議上達成一致推進的協議。
A散貨船和集裝箱船 B 油船和集裝箱船 C 散貨船和油船
24、2007年2月,首次提出“走以科研技術為先導的道路,服務于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大局,建設創新型國際一流船級社”,并將“技術立社、誠信為本、與眾不同、國際一流”作為新的發展戰略。
A 國際一流 B 國際領先 C 國際公認
25、2009年7月,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千島湖”等艦從舟山軍港啟航,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中國船級社驗船師趕赴也門亞丁港,對“千島湖”號補給艦進行了入級和法定檢驗,并頒發了相應的船級和法定證書。這是CCS首次在海外對我國護航軍艦進行入 級檢驗和相關的法定檢驗。
A 入級 B 法定 C 入級和法定
26、2012年6月,中國船級社提供科研、規范、審圖和檢驗等一系列專業技術服務的“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取得圓滿成功。
A 6000 B 7000 C 8000
27、2015年1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申報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A 海洋石油981 B 海洋石油982 C 海洋石油201
28、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部關于建設國際一流中國船級社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CCS將在規模、技術、服務、管理和國際化等五個方面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創新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品牌信譽高的國際一流船級社,引領和帶動全國船檢技術水平提升。
A 國際一流 B 國際領先 C 國際先進
29、2018年9月,隨著馬士基航運公司15000TEU集裝箱船“MAERSK HONG KONG”輪入級中國船級社(CCS),CCS國際航行入級船隊突破一億總噸。
A 檢驗船隊 B 國際航行入級船隊 C 入級船隊
30、2020年,CCS基本建成國際一流中國船級社。技術創新水平進入并跑、領跑新階段,技術實力全面提高,在助推我國船舶行業穩步前行的同時,自身也逐漸成長為國際海事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世界船級社舞臺上的一支勁旅。入級船隊規模蓬勃發展,成為檢驗發證船舶最多、檢驗船隊增長最快、入級船舶平均船齡最年輕、檢驗服務門類最齊全的船級社。
A 跟跑、并跑 B 跟跑、領跑 C 并跑、領跑

1、1955年交通部委托蘇聯登記局在其駐上海驗船處、大連驗船處為新中國培訓的第一批驗船師65人學習結束,誕生了中國船檢的基礎技術力量。
2、1957年6月,交通部發出《關于建立船舶檢驗機構加強船舶技術監督工作的指示》,指明船舶登記局和各地船檢部門是國家對船舶執行技術監督和檢驗的機構,其中船舶登記局作為交通部職能局負責處理有關船舶技術監督的日常事務,辦理船舶入級業務,負責對申請入級的船舶執行建造、修理和營運中的技術監督和檢驗,對非入級的運輸船、鐵駁船、專用船和屬于中央管轄的港口船舶的監督與檢驗。
3、1958年8月,船舶登記局改名為船舶檢驗局,被認定為國家事業體制編制,實行經濟上的獨立核算。
4、1959年1月,交通部通知上海、大連、天津、青島港務局和廣東省航運廳,明確其所屬船檢機構在體制上為各該局(廳)的一個部門,在船舶檢驗業務上受船舶檢驗局領導,對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辦事處”。
5、1963年10月,國務院批準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章程》,確定了船舶檢驗局對我國船舶執行安全技術監督的法律地位。
6、1964年5月,船舶檢驗局大連辦事處完成大連船廠建造的5000噸遠洋貨船“團結”號的入級建造檢驗,獨立簽發了船級證書和國際航行船舶安全證書。
7、1973年3月,我國政府正式接受《1948年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公約》,恢復在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IMCO)的合法席位,開始全面開展國際間船檢工作交流與合作。同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船舶檢驗局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赴倫敦列席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第 30屆理事會。
8、1973年7月,船舶檢驗局大連辦事處完成對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自升式鉆井平臺“濱海”(后改為“渤海1號”)的建造檢驗與發證。
9、1974年10月,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在倫敦召開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會議。通過了《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會議討論中采納中國代表團的意見,修改了公約中的生效條件等內容,又在公約已有英、法、俄、西班牙文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同等效力的中文文本。
10、1977年8月,船舶檢驗局上海辦事處完成中華造船廠按ZC規范為馬來西亞建造的3,000噸級遠洋貨船“紅花”號的建造檢驗與發證,首次對國外船東船舶開展建造檢驗業務。
11、1978年1月,船舶檢驗局在香港設立的遠東船舶檢驗社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承辦船舶檢驗局在香港的船舶檢驗業務。
12、1981年11月,交通部發出《關于改革船舶檢驗管理體制的通知》,決定從1982年1月1日起,部直屬船檢系統實行由船檢局直接領導的管理體制。船舶檢驗局由交通部的職能局改為全能局。
13、1984年2月,船舶檢驗局在北京召開直屬系統船檢工作會議,提出“加強基礎,健全體系,適應發展,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發展戰略,為我國船檢事業各項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14、1985年8月,國務院批準船舶檢驗局設立中國船級社。之后,交通部向船舶檢驗局發出《關于成立中國船級社的通知》,并原則上同意了《中國船級社章程》。1986年1月,中國船級社正式成立。
15、1986年3月,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照會中國大使館,決定中國船檢局作為該局承認的船檢機構,載入《蘇伊士運河航行規則》。
16、1989年12月,船舶檢驗局與北京計算中心合作開發的船舶檢驗信息管理系統(SSMIS),通過交通部技術鑒定,開始正式運行。該系統1991年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7、1993年3月,中國船級社將簡稱“ZC”改為“CCS”,并對社徽圖案、入級船舶載重線標志和船舶入級符號做相應修改。于5月31日啟用去掉ZC字樣的社徽新圖案,9月1日起逐步啟用修訂后的載重線標志和入級符號。
18、1993年10月,中國船級社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國際船級社協會認證審核。1994年3月,國際船級社協會理事會主席為中國船級社簽發為期三年的質量體系合格證書,標志著中國船級社的質量體系達到國際水平。
19、1994年,中國船級社被美國海岸警衛隊(USCG)認定為首批認可的船級社。
20、1995年1月,中國船級社公布首版《船舶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規范》。同年3月,交通部授權中國船級社執行《國際船舶安全管理規則》(ISMCode)認證與發證。
21、1995年10月,交通部確認中國船級社符合國際海事組織A·739(18)決議規定,重申中國政府授權中國船級社對懸掛中國旗的船舶執行檢驗和簽發公約證書。
22、1996年7月,中國船級社首次擔任國際船級社協會輪值主席;2006年7月,第二次擔任主席;2016年7月,第三次擔任主席。三次擔任IACS主席,CCS在加強IACS與國際海事界之間的合作,以及完善IACS自身建設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展現了東方智慧,貢獻了中國方案。
23、199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交通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與中國船級社實行“局社、政事分開”。1999年7月,交通部認定中國船級社是部直屬一級事業單位,由政府授權執行船舶法定檢驗,原直屬機構全部為CCS分支機構,撤消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24、2000年1月,交通部印發《關于加強客滾船檢驗工作的通知》,規定所有跨省、區航行的海上客船、客滾船一律由中國船級社檢驗。
25、2002年1月,中國船級社召開第二次船檢科技工作會議,確立“兩個面向(市場、現場)和三個導向(政策、安全、市場)”的科技工作方針。
26、2002年7月,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所有關“最小船首高度公式”等研究成果,被“IMO穩性、載重線和漁船分委會”第45次會議采用,納入《1966年國際載重線公約》修正案。
27、2006年4月,中國船級社公布了納入首版IACS共同規范內容的新版《鋼質海船入級規則》,并率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CSR軟件。
28、2012年7月,中國船級社發布《綠色船舶規范》 ,這是全球首部針對節能、環保、工作環境的船舶規范。當年10月1日,該規范正式生效。
29、2014年,中國船級社提出“安全、環保,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作為價值追求和服務宗旨。
30、2016年3月,中國船級社《智能船舶規范》生效。這是全球首部涵蓋智能船舶從設計、建造到運營全生命周期的船級社規范。
31、2016年5月,IMO海上安全委員會第96屆會議宣布中國船級社送審的散貨船與油船結構規范符合該組織制定的散貨船和油船目標型船舶建造標準(GBS)的目標和功能性要求。
32、2018年4月,CCS發布《中國船級社關于開展漁業船舶檢驗業務的通告》,開始對中國籍遠洋漁業船舶和中國籍漁業船舶船用產品履行法定檢驗和發證職責。
33、2018年8月,按交通運輸部黨組改革部署,中國船級社開始全面承接廣東、黑龍江海事局負責的規定區域內船舶、船用產品及水上設施的法定檢驗和證書簽發工作。
34、2019年7月,中國船級社首次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1593《船舶與海洋技術——液化天然氣加注干式接頭的技術要求》國際標準正式對外發布,標志著CCS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
35、2021年2月,中國船級社執行檢驗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順利抵達南海陵水17-2氣田。“深海一號”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首個立柱儲油半潛平臺、世界上最大的桁架式半潛組塊、世界上首個2萬噸級凝析油儲存半潛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