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關秋韻
“愛南寧APP”日均啟動次數超70萬,實現“一碼通城”;華為、浪潮、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入駐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邕城新基建加速完成,2020年成功入選中國移動十大5G網絡優秀城市……近年來,廣西南寧市大力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治理往科學化、精細化、品質化方向發展,并努力以一朵“云”、一個數據平臺充盈著“城里人”的幸福感。
隨著南寧市惠民服務、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綜合效能的不斷提高,一座面向東盟的國際一流智慧城市樣板正“呼之欲出”。
根據美國數據分析公司Media Metrix的最新報告,預計到2030年,東盟城市人口將達到9000多萬,人口規模為20萬~200萬的“中量級”城市將占東盟所有城市數量的40%。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市規劃管理自然要穩步跟上。此時,能夠提高城市生活質量與民眾幸福獲得感,促進經濟、環境可持續增長的“智慧城市”便應運而生。
但究竟何為“智慧城市”?研究機構 Forrester把它定義為:通過智能計算技術的應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醫療、房地產、交通運輸和公眾安全等關鍵基礎設施組件和服務更具互聯性、高效性和智能性。
而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智慧城市”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從辦理政務時,“人跑腿”到“數據跑腿”的變化;從搭乘公交時“苦惱找零錢”到“掃碼即通行”的變化;再到看病時“掛號難等待長”到“預約就診”的變化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更便捷、更智能、更有溫度的城市生活。
2018年11月13日,東盟10國啟動了東盟智慧城市網絡框架,正式將“智慧城市”這一概念變為官方的整體共識,而在同年舉行的第21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也加入了東盟智慧城市網絡建設,并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為東盟智慧城市網絡打造合作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亦涌現出不少優秀的中國—東盟智慧城市的合作范例。
例如,為提升城市內居民的智能網絡使用體驗,馬來西亞電信運營商明訊公司(Maxis)在2020年10月與中國華為簽署了5G合作條款,為吉隆坡市內的電信產業發展邁出重要一步。智慧電商方面,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中企先后在以雅加達、外南夢為代表的印尼智慧城市進行投資,便利了城市內居民在線購物、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生活活動。在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建設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引入了大量的智慧城市、5G等高新技術,從城市治理、市區施工建設、居民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著手,提升了城市綜合治理服務水平。
可以說,中國與東盟致力于打造的智慧城市,將以更科學的資源配置、更安全的城市環境、更智能的生活服務,加強民眾與城市之間的聯系,最終實現城市居民的高品質生活。
廣西南寧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更是中國建設智慧城市五大試點地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項目在南寧生根發芽、落地開花,吸引著眾多東南亞企業進駐投資的同時,其城市發展經驗、技術也正走出國門,成為一些東盟國家發展智慧城市的優秀樣板。
據悉,為了參與推動東盟智慧城市網絡建設,南寧以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為抓手,重點圍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惠民應用推廣、人工智能產業聚集三大領域持續發力。
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南寧分階段、高質量打造了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以下簡稱南寧核心基地)與多個5G示范試驗點。據悉,截至2020年12月,南寧核心基地累計籌建數字經濟類項目達103個,累計完成投資313.49億元,形成了五象新區、高新區、青秀區三大遠程服務集聚區齊頭并進的基本框架。

01/智慧城市核心要義之一在于智能網絡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

02/愛南寧APP是一款便民惠民的生活客戶端應用
同時,南寧發揮作為中國5G首批試點城市的作用,重點建設了五象總部基地、東盟商務區、金湖廣場、火車東站周邊等5G示范試驗點,開展5G無人駕駛試點道路和5G“工業智能制造實驗室”等前沿技術試驗場景示范,支持運營商開展5G網絡商用和推廣。
而在信息多樣化的時代,南寧市專門打造了面向“一帶一路”的全方位智慧生活圈,以市民體驗為中心,推出涵蓋出行旅游、生活資訊、健康診療等領域的“愛南寧”APP、“愛廣西”APP,打造指尖即可觸達的智慧生活。
“我們將通過迭代升級,不斷完善‘愛南寧’城市公共服務平臺,提升‘一站式’群眾辦事服務功能。”南寧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不斷增強智慧服務體驗,以“愛南寧”APP中的“一碼通城”應用為切入點,建立“一碼通城”合作機制,打通南寧與東盟國家的數據通道,實現以一個二維碼暢享多個城市的智慧生活。目前,“愛南寧”的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644萬,累計為市民提供了68828萬次便民服務。
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方面,按照“智慧城市運營而來”的南寧市智慧城市建設核心理念,南寧市培育出了以云寶寶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廣西數廣寶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廣西集團等為代表的一批本土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此外,華為、浪潮、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頭部企業也紛紛入駐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正在這里形成。
東盟國家的智慧城市建設具有獨特的進度與特征,與東盟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共同體建設相一致;而中國在建設智慧城市,尤其是智慧城市群方面也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雙方發揮政策、金融、企業參與等優勢,相互學習借鑒、開展合作不失為探索智慧城市升級再發展的一條良好路徑。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邊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就針對未來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表達了他的看法:“雙方可以以共同促進建設智慧城市為主題,將中國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的26個試點城市和東盟智慧城市網絡中的26個試點城市進行率先合作與協調。”
而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也強調,應充分意識到并發揮數字經濟在中國—東盟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快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探索建立智慧城市投融資合作機制;有效利用金融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技術、人才支持,擴大各方參與,充分發揮作為數字經濟建設主體的企業積極性、創造性。
實際上,“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智慧為民”。在疫情防控走入常態化的今天,人們不僅看到了智慧城市在信息公開、應急處理等方面亮眼的表現,也意識到智慧城市會是未來城市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們相信,中國—東盟秉持著“為人民帶去發展福祉”的初衷所打造出的智慧城市,將讓更多城市居民擁有更美好、更舒心、更安全的生活,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