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黃昀昀
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泰國是中國人出國游的熱門目的地。與泰國草藥相關的產品,如青草藥膏、香皂、精油、化妝品等則是中國游客伴手禮的佳選。疫情期間,泰國衛生部還批準草藥穿心蓮用于對新冠肺炎的治療。
近期,該領域發展再迎佳音。據泰媒報道,在健康潮流的推動下,泰國草藥總市值獲得了10%的年增長幅。此前據開泰研究中心預計,2030年,以草藥作為生產原料的化妝品、藥品和保健品等保健相關行業的全球市場總值將達到1660億美元的水平,年均增長6.5%。亮眼的增長表現及可觀的發展前景,無疑讓泰國草藥成為值得關注的市場領域。

01/2020年5月14日,泰國恩威集團有限公司泰國中成藥的主要進口商,向泰國衛生部捐贈 5000 盒連花清瘟膠囊
草藥在泰國得到蓬勃發展,首先離不開當地豐富的藥材資源。得益于適宜的地形和氣候,泰國天然植物具有顯著的多樣性,目前擁有可用于工業生產的草藥原料近2000種,如黑姜、無患子、佛手柑、洛神花等。另外,在泰國街頭,隨處可見的傳統理療店重視對草藥的使用,草藥熱敷理療、草藥蒸汽浴就是泰國民間常見的養生療法。這是泰國傳統醫學獲得較高群眾認同感的體現。而中泰兩國地理相近、在泰華人眾多的特點,更是為中草藥在當地落地生根提供了動力。
在商業層面,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費趨勢使相關企業捕捉到商機,激活了該領域商業發展。根據開泰研究中心的數據,農場直接出售的藥用植物市場總值為12億泰銖/年(約合2億元人民幣/年);如果開發成為食品和藥品、化妝品或水療產品等下游產品,市場總值將增至680億泰銖(約合140億元人民幣)。因此,延長產業鏈成為泰國草藥的重要發展路徑。當前,草藥已被廣泛應用于泰國的食品飲料、化妝品、保健品以及中成藥行業等。
政府層面的支持也是泰國草藥產業的強大后盾。早在1987年,泰國國會就正式批準了草藥的使用。《2017-2021國家草藥發展總綱》,更是提出了2021年將草藥產品消費總額增加到3600億泰銖(約合739億元人民幣),并推動泰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草藥產品出口國的目標。為此,泰國衛生部、商業部、農合社3部委通力合作,分別在產品研發及申請衛生許可、拓展國內外市場、草藥種植等方面提供幫助。2021年,泰國農合社部長差霖猜要求各有關部門在6月15日前向農業經濟局提交相關信息資料,包括泰國草藥種植區域分布,市場需求狀況等等,以期為該領域提供更完備和有針對性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世界各國措手不及,在尚未研發出特效藥的階段,“對癥下藥”成為各國通行療法。在此過程中,中草藥的積極表現令人驚喜。

02/泰國的草藥球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而泰國草藥穿心蓮內含可增強人體對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免疫力的穿心蓮內酯等重要物質,使得其在早期和輕癥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效果,成為結合西醫西藥治療輕度癥狀新冠肺炎患者的選擇之一。
2021年4月,新一輪疫情襲向泰國。其衛生部向所有下轄醫院交付了60萬粒穿心蓮膠囊,可普及治療1.5萬名患者。衛生部常務次長杰迪普醫師表示,泰國通過實驗研究后確定了穿心蓮的安全性及合理使用劑量。在對每天服用含180毫克穿心蓮內酯提取物的臨床試驗進行分析時,醫師發現所有患者在服用提取物的第3天癥狀有所改善,且均沒有副作用。
泰國傳統醫學與替代醫學廳廳長安攀也表示:“穿心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是一種易于種植、價格便宜的草藥,每位患者治愈輕癥新冠感染或只需要花180泰銖(約合40元人民幣)。少花錢、治好病,對大多數患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福音。2021年6月5日,泰國憲政公報網披露,穿心蓮被列入抗擊新冠肺炎的“國家主藥物名單”,用于“治療輕癥新冠肺炎患者,避免轉為重癥”。
泰國市場對穿心蓮的需求持續上漲,促進了生產鏈各環節產能的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面臨不少挑戰。首先,雖然目前泰國政府施策鼓勵上游種植戶在具有封閉系統的植物工廠中種植草藥,以穩定原材料和提取物的產量與質量,但數百萬泰銖的啟動資金對許多種植戶來說并非小數目,因此穿心蓮仍面臨著原材料產量不穩定的風險。其次,從市場角度來看,穿心蓮還面臨著與其他藥效相似的撲熱息痛、紫錐菊等替代產品以及一些中藥和泰國傳統復方藥的競爭。
那么穿心蓮該如何破局?開泰研究中心認為,泰國穿心蓮的增長潛力主要在于提高種植效率和創造附加值,以用作制藥和保健品的基質,使之與泰國政府按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高草藥生產水平,并將草藥加工發展成為目標下游產業的政策相一致。未來幾年內,預計穿心蓮總產量將增加17%~22%。穿心蓮產品的藥物含量將更高,或能以高出1.5~2倍的價格出售。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醫學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深厚的中草藥使用理論和實踐基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積極研究中醫藥治療病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治療,成為抗疫熱點中成藥。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泰國中醫師總會及泰國中醫科學院推出保健茶,以幫助民眾提高身體免疫力
2020年3月27日,連花清瘟膠囊獲得泰國衛生部現代植物藥注冊批文。自此,該藥物打開了在泰國銷售的新局面,甚至在當地掀起搶購熱潮。此外,泰國衛生部替代醫學司還與中國中醫專家舉辦網絡會議,圍繞連花清瘟膠囊抗疫臨床經驗進行交流。
在泰國抗疫一線,泰國中醫師總會成立的“中醫抗疫專家組”主動作為,以“預防為主”的中醫思想向社會推薦預防保健茶飲,深受民眾歡迎。隨后,中泰兩國共同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管控與創新視頻會議,就應用傳統醫藥抗疫成果和經驗開展交流。泰國衛生部中醫執業管理委員會主席阿空·巴迪素旺在慶祝大會上由衷表示:“在疫情面前主動站出來,自覺協助國家抗疫,擔當中醫治病救人使命,表現出中醫師的思想境界和家國情懷。”
事實上,中泰就中醫藥的合作,早在21年前就開始了。2000年7月1日,在中泰建交25周年之際,泰國政府正式宣布中醫合法化,使泰國成為中國以外第一個實現中醫全面合法化的國家。在泰國中醫師總會會長林丹乾看來,“西醫、泰醫、中醫三種醫學同時服務民眾,體現了泰國的包容性和泰國醫療體系的科學性。”
目前,全泰已有9所大學開設中醫專業,畢業生達千余人之多,累計超過1500位中醫師取得在泰國的執業資格,獲泰方準入的中藥已達千余種,中國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在泰建設了2所中醫藥海外中心。目前,活躍在泰國的中醫學術團體、行業協會達數十家。
泰國就此志存高遠,希望在中醫藥產業合作方面有所作為,而疫情下,中泰雙方加強中醫藥方面的合作將惠及更多普通人。作為泰國中醫藥行業的最高主管官員,阿空·巴迪素旺曾表示,中醫在泰國有法律的保護,今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一起攜手,打造東盟中醫藥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