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近期中國接連出臺面向網絡安全和校外培訓等行業的監管政策,受市場情緒的影響,在美中概股連日重挫,A股及H股相關個股連帶大盤指數從上周五開始連續下跌。7月28日晚間,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股市熱點觀察》的文章,強調“行業監管政策有利于中國長遠發展,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沒有改變。”當天美股熱門中概股集體全力反彈大漲,市場氣氛帶動29日A股H股強勢反彈回升。
滬港深三地股市集體反彈
新華社文章強調,無論是針對平臺經濟還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政策,都是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維護網絡數據安全和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舉措,并非是針對相關行業的限制和打壓,而是有利于經濟社會長遠發展。
文章中還指出,可以肯定的是,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選擇,支持企業依法合規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
文章發表時正值28日美股交易階段,中概股開始猛烈上漲,此前受挫的教育中概股漲幅居前。其中,網易有道漲超30%,掌門教育漲超26%,高途漲超25%,第一高中教育漲超19%,好未來漲超16%,新東方漲超7%。全天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收漲9.3%。
市場情緒在得到安撫后,29日早盤滬深兩地股市集體爆發。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大漲1.49%,報收3411.72點,創逾兩個月最大單日幅。深證成指漲3.04%,收于14515.32點,創業板指漲5.32%報3459.72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2494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42.28億元。代表高科技制造業的半導體、光刻膠等科技股集體大漲,并掀起了漲停潮。鋰電池、稀土等板塊亦大幅拉升。
當天香港恒生指數亦大漲3.3%,以26315.32點收盤。連日大幅下跌的恒生科技指數大漲8%。之前因受監管政策影響而重挫的互聯網個股集體大漲。
股市波動實為情緒所擾
29日早間的《經濟日報》指出,A股回調讓不少投資者始料未及。應該認識到,這種回調是市場情緒使然,并非是趨勢性下降。
市場“安撫”并非只局限于此,《華爾街日報》據知情人士的信息,28日晚,中國證券監管部門與高盛、瑞銀在內的跨國銀行以及部分投資公司的代表進行了會談,中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最近對教培、互聯網金融和其他一些行業的公司實施的監管整頓是為了解決這些行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以合理的方式發展;中方還指出,中國無意和全球市場脫鉤,特別是與美國脫鉤。
彭博社據安本標準投資管理駐倫敦的新興市場基金經理的觀點表示,這表明政府無意單方面破壞與中國發展的優先事項基本一致的商業模式和業務。
中信證券指出,對極端行業政策的擔憂導致內外部投資者負面情緒共振,A股前期已處于市場流動性緊平衡狀態,這放大了短期情緒面的沖擊。但是,極端政策落地可能性低,市場流動性負反饋的可能性小,而國內基本面穩步向好的趨勢不變,且宏觀流動性依然寬松,預計內外投資者恐慌情緒宣泄過后A股將迎來下半年最佳買點。
中國股市擁有穩健發展底氣
上半年中國經濟交出了穩健的“半年報”成績單,創造超過53萬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速5.5%,高于一季度。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國18.07萬億元的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出口9.85萬億元,進口8.22萬億元,貿易順差1.63萬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金融總量適度增長,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而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將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研究員董少鵬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一系列監管政策用意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維護中國的金融安全、數據安全,破除壟斷以鼓勵更多的創新。中國在疫情后經濟恢復最快,經濟發展最為穩健,健全的生產體系的龐大的市場空間仍是中國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中國持之以恒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宏觀調控,才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并涌現出了一批領先性的科技公司。洪灝認為,改革本身會帶來價值,企業有了價值,全球資本自然會來。▲
環球時報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