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哲
為更好發揮政府審計的免疫職能,更好地監督國家相關政策的部署及措施貫徹實施,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審計,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隨著高校適度擴建的穩步推進,資金流速愈加頻繁,財務管理模式更加復雜,基于審計視角,助力高校會計核算數據質量提升是一項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以審計為剖析視角,簡要闡述審計視角下高校現有階段會計核算與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關鍵影響,并提出相關優化舉措,望能夠助力于高校的會計核算職能升級。
我國審計的信息化應用始于上世紀80年代。但由于當時政策、環境、人才、硬件等基礎條件限制,信息化發展十分緩慢。但隨著現階段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逐漸進入各領域,為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帶來極大便利,而高校也成為信息化的受益者,在內涵式發展理念中發揮效益。隨著近年高校的不斷建設,辦學經費、教育投資及校企聯動的產教結合等資源相繼涌入高校豐富元素之中,為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增添難度。同時,隨著政府新會計準則的深入執行,高校會計核算視角和維度也出現革新,而從審計視角下看當下高校會計核算數據質量,將需要轉變思維,及時跟進,方能在信息化領域、新政策背景和新發展模式下,發揮對高校會計核算數據的監督審計。
一、財務審計對我國高校的重要性
高校財務審計是對其財務活動上核算數據發揮統計、審核、查證和監督的客觀評價行為,尤其是在高校資金這把利刃上,將起到一定引導和降低財務風險的積極意義。據相關調查顯示,當下財務審計更加注重績效考核,即對經濟業務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綜合評定。但無論對何種經濟事項發揮指引作用,根本數據的采集仍源于財務核算數據,所以,一旦財務數據本身失真,將何談后續的內控和內審職能的良性發揮。故以審計為視角,致力于高校財務核算數據質量建設,具有客觀現實意義。
而對數據核算的質量監督不僅要從字面表象行為中發揮審計職能,還可以從現代審計風險導向觀著手,反向追查高校風險隱匿點,從而核查數據的真偽問題。高校財務審計的主攻點仍舊是資金花費是否符合經濟效益,資源利用是否符合規效益,活動結果是否具有預期效益等方面開展工作,借此審查高校經濟業務開展的績效原則,尤其是要在經濟、效率和效果三原則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綜合測評經營活動整體。因此,經濟性是前提,效果性是目的,以此為基,在收支、預算、監督、評價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于高校這樣一個龐大的資金使用集體而言,具有非凡意義。
諸如,校區擴建、學費收集、科研撥款等均會是規模之大,來源之廣泛,結構之復雜的一項經濟任務,在會計核算上,財務部門不僅面對本校內部部門,還要面對附屬機構、社會大眾等群體,而所有資金流動均需核算明確,因此,加強財務審計,不僅是資金管理的根本訴求,還能助力高校對預算執行做好客觀評析。引導其高效利用資金資源的前提下,以監督經濟責任部門為依托,防止資金流失和貪腐情形發生,最終助力于高校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合法,從而促進高校財務核算與職業發展的提檔升級。
二、高校會計核算內容變化概述及對審計的影響
在影響高校會計核算與審計職能改觀的影響因素中,有國家高校未來發展建設的政策所趨,有會計行業新制度的行業指引,還包括信息化發展的優化革新等等,本文選取新財務會計制度視角,對高校會計核算和審計業務開展的影響進行全面梳理:
(一)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核算內容的影響
新準則提出了高校核算的“雙基”理念,強調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共同核算基礎,同時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并行記賬的實際操作,對高校的財務預算決算方面帶來變化差異。
一方面,高校新財務制度對財務預算提出新要求:財務預算需囊括校園預計在建和新建項目的貸款、還款數額,使會計核算更加科學、全面;同時,將高校全部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實現全口徑綜合預算,對高校預算的真實、全面性提出更高要求;另外,在財務報告的編制中,要將以往獨立核算的部門會計信息加入到核算總表中來,并對高校重大投資、資產處理等信息進行詳實說明,也是對高校資產的全面監督與管理,所以,新財務制度助力高校會計和審計工作更為精進。
另一方面,高校新財務制度對會計核算內容提出更細化的要求:如調整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價值衡量定價標準,將折舊和攤銷等權責發生制下的適時核算與謹慎性原則引入其中;同時,會計核算中還增加政府收支分類等詳細內容,將費用劃分為教育、科研、行政、后勤、離退五大類,使會計核算打破傳統“大收大支”時代束縛,向精細的維度深耕。
除了上述兩點變化外,新會計準則還對高校的具體會計核算要素、業務財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既能提升高校會計核算的水平與透明度,還能實現高校國有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夯實內部監管根基,所以,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深入推行,使高校的會計核算數據質量得以大幅提升。
(二)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審計的影響
開展高校的財務審計工作是會計核算數據質量提升的有力保障,也是監督財務工作科學合理的重要手段,對財務工作安排是否合理起到良性監督意義。而教育資金是否專款專用,財政支出與收入是否匹配,能否符合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定,都是高校財務審計工作的推進方向,同時直接影響工作的效果效率。因此,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高校審計工作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預算執行、決算審計、財務收支、經濟責任、基建設備等方面均是現行制度下會計核算與審計的核心。在新制度下,基建項目納入統一核算,對基建項目的預算支出影響深遠。同時,針對新增收支內容,如政府收支、國庫集中支付等也是審計內容的調整重點。而除了實物審計外,更要求財務會計在核算數據支撐上提供堅實保障,才能實現會計核算數據與審計質量的雙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