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付寶庫(左二)在向果農傳授疏果和拉枝技術
天來村位于西豐縣天德鎮西部,區域面積12.6平方公里。村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有黨員49名。近年來,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創新發展模式“添動力”、依托特色產業“增潛力”、提振美麗鄉村“內生力”,帶領全村百姓走上了創新發展之路,2018年被遼寧省委授予“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日前,天來村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天來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特別適合栽植果樹。早些年,盡管老百姓也有種植,但形不成規模,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對此,經村“兩委”班子成員研究,決定守住果樹栽植這個“金飯碗”,實行規模種植。2011年,村黨支部牽頭帶動,將零散果園進行整合,注冊成立了傅博果業專業合作社。到2020年年底,全村果樹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年產值超千萬元,產品遠銷國內外。
為了更好發揮果樹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傅博果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了黨支部,推行“黨建+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全村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吸納為合作社社員,實行包果苗、包技術、包管理、包銷售、包脫貧的“五包”幫扶模式,幫助他們發展水果種植產業。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采取干股分紅的方式,年人均分紅3000多元。天來村黨支部還充分利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爭取政策資金和縣婦聯婦女創業貸款,在果園山腳下新建休閑觀光鹿園1處,建設果香農家樂3家、垂釣園1處,并優先安置困難戶務工。
天來村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路徑,努力把特色做足、優勢做強。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天來村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專”的理念,以敢為人先的勇氣,率先在遼北成功引進櫻桃、草莓種植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天來村已有櫻桃大棚29棟、草莓大棚2棟,采摘收入近200萬元。為了幫助農戶打開銷路,天來村投資150萬元建成一個占地6000平方米的水果批發市場,為本鎮4個村無償提供水果銷售服務,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30余萬元,還為本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50余個就業崗位。
休閑鄉村游如今深受游客青睞,天來村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打造了集鄉村旅游、休閑觀光、水果采摘于一體的“綠色觀光采摘基地”和遼寧省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示范園,聘請農業專家為果農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果農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種植質量和效益。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天來村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累計協調資金1000多萬元用于村屯建設:建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農民科技培訓中心、遠程教育收視中心;實施改水工程,實現全村安全飲水;在全鎮率先實現了屯屯通水泥路,主要街道安裝了路燈,栽植景觀樹1000棵,綠化、美化、硬化、亮化全部達到美麗鄉村標準……如今的天來村,新房林立、路網通達、綠樹成蔭、環境整潔,處處呈現出一派祥和、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