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木尓江·賽依勞
摘要:配網故障是當前電網運行的重要問題,GIS技術應用于配網的搶修指揮業務工作中能夠更加高效的發揮指導作用,提高檢修效率,保障用戶用電。本文對GIS的配網搶修指揮進行了介紹,分析了GIS的配網搶修指揮關鍵技術,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GIS 配網搶修;指揮業務;關鍵技術;應用
1.基于 GIS 的配網搶修指揮業務簡介
如今,基于GIS技術的搶修指揮技術更加適用于不同的自然環境。GIS技術可以運用于電力設備以及設施的檢測,同時還能夠對電網的不同運行狀態以及相關技術信息和運行的市場信息等等進行監測。搶修范圍不僅限于城市,同時也可以運用于不同的地形以及地質情況等。GIS系統能夠將所搜集的信息統一在系統中,同時可以詳細的查詢相關數據,照片,圖像以及其他文獻等等,并且能夠在配網的電源修復和運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擅長于故障的定位以及需要維修的資源,位置信息和所需要修改和優化的路線等。
同時借助計算機技術,可以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獲取可視化的數據。或可以運用GIS程序對配電網絡進行實時的監控,實現故障轉移,為配電決策中心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信息,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快速,準確地定位配電網所存在的故障位置以及所需要修復的故障信息[1]。
通過研究基于GIS的維修指揮業務核心技術,集成相關業務信息進行集成顯示,解決維修指揮信息綜合可視化顯示的問題,解決了配電網維修過程的科學調度和實時控制問題,有效縮短了配電網的維修時間。為提高電力公司的工作效率,提高電力客戶服務質量,為建立配電網維護指揮業務平臺提供理論依據。當配電網發生故障時,可快速定位故障開關位置,指揮中心可根據GIS網絡情況快速安排維修,提供最佳路徑分析和指導維修車輛。應急恢復指揮中心可以隨時了解應急恢復的進展情況。現場維護人員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將現場的情況發送到指揮中心,使指揮中心能夠充分了解現場設備信息,快速準確地制定維護計劃,快速恢復供電,部署配電網。
這可以幫助工作人員控制整個過程,以提高服務效率,減少停電時間,提高能源可靠性,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維修訂單涵蓋了人力資源信息、故障地點信息、材料信息等諸多方面,舊的信息顯示器無法滿足建立配電網服務需求的限制。根據GIS技術,信息可以以一種全面的方式顯示出來,這使得在許多方面能夠獲得重新修復配電網有效證據。根據現有的GIS數據和配電網模型,配電網絡的技術維護可有助于消除故障、供電中斷和提供調度服務,以確保其服務質量和更有效的供電。GIS的精確定位功能允許高度精確地瞄準用戶信息和故障位置等,而GIS技術可以提供車輛和人員,并將所有的技術維護資源按照圖形化實現分配。
利用GIS技術實現調度能夠實現提高工作效率,能夠資源調度。同時,可以依靠GIS網絡協調人力資源等多種資源的調配工作,同時也能夠更快地找到配電網所存在缺陷的位置,從而能夠更快的實現對于缺陷位置的修復,提高修復工作的效率。
通過GIS技術依托的平臺可以對配電網必要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從而能夠更直觀的顯示配電網存在的問題以及停電的進度,從而能夠使各個部門有效地做好協調和配合工作。深入調查所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盡可能地在最短時間內規劃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可以依托GIS平臺,將不同類型的基礎數據進行集成,從而利用配電網查找存在的缺陷,達到圖形可視化的目的。為后續的網絡維修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創建維修相對應的模型。
2.GIS 在配網搶修指揮業務中的關鍵技術應用
配電網的搶修指揮作業涵蓋了不同的方面,例如人力信息,故障位置以及相關所需物資,信息等等所涵蓋的種類繁多且信息復雜,但是以往的信息展示方式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不能滿足當前的配電網搶修需求。而隨著GIS技術的發展,能夠將維修中所存在的信息更加全面地進行展示,為配電網的搶修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參考數據。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已有的數據信息基礎上,制作維修圖形,讓維修人員能夠更加可視化的感知所要開展的工作。同時利用可視化模型也可以做好配電網故障后的調度工作。與以往的搶修工作相比,利用GIS技術實現配電網的搶修工作,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針對性。
通過GIS定位功能,能夠非常精確定位用戶位置故障,協調車輛、人員分配等,依照時間表提供GIS圖形,做好應急資源分配,以確保有效管理信息資源,使規劃工作更加簡單,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的資源規劃障礙。
GIS網絡系統能夠提供關于計劃、故障位置等有效定位,可以根據工作人員、資源等具體位置有針對性的實現規劃和分配資源材料,從而確保配電網緊急恢復的效率。該平臺還可用于計算、分析和統計數據,以便更明確、更直接地查看停電的進展情況,幫助不同部門有效地分析原因、影響等[2]。
整個過程依托于GIS平臺對數據的協調和分析,同時也需要借助其他的電網設備,才能夠更好地對配電網所存在的故障進行定位,從而依托GIS技術實現圖形的可數化。創建修復模型,為配電網的搶修和指揮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
3.基于 GIS 一體化電網模型的故障判斷與分析
以往的配電網絡故障分析中,由于配電網臺賬和拓撲不一致,可能會存在信息數據誤差無法對所存在的故障位置準確判斷或存在分析不準確的情況。將GIS技術運用于配電網的搶修工作,有利于打造依托于信息技術化平臺下的拓撲模型,可以對所存在的停電故障進行優化和協調,能夠更加精準地發現故障位置,從而為故障的維修和搶修提供指導。
應用GIS技術識別配電網故障有很多優勢,允許聚合和分析各類設備供電故障,根據實際工作狀態,結合提供用戶號碼定義類型的用戶,進而能夠分析出用戶的電力供應途徑,從而更加快速地集中所停電的故障事件。
根據GIS技術所獨有的可視化特征,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現出配電網絡到用電用戶一切的相關設備,為了能夠避免出現頻繁的報修情況,GIS系統還提供了故障關聯分析功能,能夠從不同的故障源頭和參考方向統一停電事件,再從所出現的停電事件中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得到故障報修用戶的準確信息,交所獲取的信息和停電范圍進行對比,發現和創建關聯關系。
在對信息的關聯性分析時,可以創建停電事件庫,并且對不同的營銷系統和生產系統進行聯系,為今后所出現的停電事件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確定停電計劃,做好應急方案。形成必要的故障單據,例如報修單和故障類型報告單等等。這些數據都能夠依托于GIS技術實現可視化呈現,對于出現的停電故障,如果確認過故障點后,能夠根據停電的范圍剖析停電的原因,并納入事件庫中。當用電客戶出現配電網故障時,可以自動發送報修信息,GIS平臺將所有的故障信息進行統一化采集。配電網的自動化開關會自動執行跳閘操作,并根據用戶所提供的報修號碼和編號制定停電計劃。停電計劃能夠更加明確和清晰地呈現出停電的范圍以及進度情況,如果是非計劃性停電,則可以根據所有的數據信息分析信息平臺是否存在故障。
4.結束語
GIS技術應用于配電網的搶修指揮工作中,能夠有效地整合各類業務信息,最終實現一體化展示。可以更加高效的控制配電網絡搶修工作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最終朝向智能化搶修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才新,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在配電網中的應用[M].科學出版社,2003.
[2]伏玉琛,周洞汝,等.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及其在配電管理中的應用[M].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