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增 韓立洲 錢棟偉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州電廠空氣預熱器傳動裝置運行中的常見故障,以及#1機組空氣預熱器驅動裝置改造后的效果,總結新驅動方式的有點,為#2機組空氣預熱器驅動裝置改造提供參考。
關鍵詞:空氣預熱器;驅動裝置;永磁聯軸器
常州電廠2╳630MW機組超臨界機組采用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主電機與減速箱連接采用直連方式,輔電機采用超越離合器與減速箱相連,減速箱配備具有兩臺油泵的獨立油循環系統。兩臺機組的空預器驅動裝置長期運行以來一直存在油系統滲漏、主電機振動大、輔電機從動等問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1機組檢修期間,對空預器驅動裝置進行了整體更換改造,新驅動裝置采用永磁聯軸器,它具有高效節能、高可靠性、無剛性連接傳遞扭矩、可在惡劣環境下應用、極大減少整體系統振動、減少系統維護和延長系統使用壽命等特點,大大提升了設備可靠性,也給#2機組空預器驅動裝置改造提供了參考。
1、永磁聯軸器工作原理
永磁聯軸器通過稀土永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原動機和工作機進行連接,是一種不需要機械對裝置之間聯接的新型聯軸器,其依靠磁場的作用進行機械之間的能量傳送,目前廣泛用于化工和電廠等行業。永磁聯軸器具有導體盤,而裝有強力稀土磁鐵的磁盤會產生超強的磁場,電機的轉動則會帶動導體盤在其中切割磁力線,從而在導體盤中產生渦電流,從而相對導磁盤產生了反感磁場,兩者之間形成了相對運動,實現了氣隙磁場傳遞扭矩的作用,然而氣隙大小不同會影響扭矩大小,氣隙越大,扭矩越小,兩者形成了反比關系,當氣隙為3.2mm時,負載轉速能夠達到電機轉速的98%,從而實現了電機最大的運行效率。
2、驅動裝置改造后效果對比
(1)電機故障的檢修。
原空氣預熱器傳動裝置配備主電機、輔助電機。主電機發生故障時,通過傳動裝置控制柜控制系統,自動切換到輔助電機運行,輔助電機可以長期運行,但此時無法在線修理故障主電機。
在特殊情況下,輔助電機在主電機故障后也發生故障,即單臺預熱器主輔電機均故障,而鍋爐不能停爐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機組降負荷,關閉故障側預熱器煙道入口擋板,停轉側預熱器送風機保持少量送風狀態,對停轉預熱器進行冷卻,組織人員手動盤車故障預熱器(比較累,需要10人左右換班),迅速拆下故障電機,更換新電機。
改造后的驅動裝置由主、備電動機驅動,備電動機采用雙伸軸,并配備盤車搖把。主、備電機均設置在線拆除電機形式機型,主、備電機都可以在減速機運行期間維修更換,大大提升了驅動電機檢修的靈活性。
(2)油系統滲漏
原空氣預熱器驅動裝置各配備一套獨立的油循環系統,正常工作油壓為0.3MPa左右,當系統發生滲漏時,潤滑油滴落至空預器殼體上,在高溫下極易發生冒煙著火,在運行中曾多次發生油系統滲漏導致的著火,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改造后的驅動裝置取消壓力油循環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壓力油系統滲漏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來自轉子的導熱會使油溫升高,運行中需定期檢查減速箱溫度,設法改善其散熱條件。
(3)占用空間
常州電廠采用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煙氣側通道占比為50%,一次風側和二次風側共計占比50%,空預器驅動裝置安裝與空預器殼體上部煙道與風道中間,為一寬2.4米的狹長通道。原設計的空氣預熱器驅動裝置安裝較為緊湊,減速箱寬度為1.6米,主電機與輔電機為垂直布置,輔電機延伸寬度0.5米,另一側布置為兩臺循環油泵,整個驅動裝置占寬2.3米,兩側無可通行過道,設備正常巡視和檢修均不便。
改造后的驅動裝置減速箱寬度仍為1.6米,主備電機與減速箱同向并列布置,取消壓力油循環系統,不額外占用通道,故兩側各增加0.4米寬度通道,方便與日常巡檢及設備故障檢修。
(4)改善電機振動條件
原主電機與減速箱采用直連方式,對校中心要求較高,常州電廠兩臺機組的空氣預熱器均長期存在主電機振動大的缺陷,在線調整地腳螺絲效果甚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故障,檢修不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改造后的電機與減速箱連接采用永磁聯軸器,有非剛性連接不傳遞振動的特點,對安裝時的校中心要求低,運行以來未發生電機運行振動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賀峰,古魯華.淺談空預器減速機裝置改造永磁聯軸器[J].山東工業技術,2019(0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