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言
去醫院走一趟,會發現不少人年紀輕輕就患了癌癥。有醫生說,這和他們不愛運動有較大關系。運動可以健身,但運動還可以防癌,是真的嗎?
真相
從“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街上、公園里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標語,這無一不表明運動對身體有益。
可以說,運動是預防癌癥的最佳方法之一,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是,運動有助于使人保持健康的體重。
美國癌癥協會指出,在美國,約16%的癌癥患者死亡與體重超標有關。僅在2012年,全世界新增癌癥確診病例的近6%(約80萬個病例)是糖尿病和超重導致的。
當肥胖發生時,會誘導NK細胞(一種免疫細胞)中強大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驅動的脂質積累,從而導致NK細胞代謝和運輸的完全“癱瘓”,這樣一來,NK細胞只能識別癌細胞,但是沒法殺滅癌細胞。
肥胖不僅對NK細胞有著絕對影響,對于T細胞(免疫系統的尖刀部隊)而言,也會產生巨大副作用。實驗結果表明,肥胖小鼠體內T細胞的活性會受到抑制,而越肥胖,癌細胞獲取的營養就越多,與此同時免疫系統受到的抑制越大,從而導致腫瘤的生長速度也大大加快。
所以,每天進行身體鍛煉,保證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周75分鐘的劇烈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并能有效預防癌癥最簡單也最省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