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桂真

流言
不少消費者購買火腿腸的時候,都對淀粉含量比較敏感和挑剔,認為淀粉含量越低,豬肉的含量就越高。商超的促銷員也會建議選購無淀粉的 “優質產品”,因為“沒有淀粉,好吃還健康”。
真相
在火腿腸行業,“淀粉的含量決定了火腿腸的品質”已得到公認。按照不同程度的淀粉含量,火腿腸被分為普級、優級和特級。其中,普級產品淀粉含量小于10%,優級產品小于8%,特級產品小于6%。無淀粉級別則是火腿腸的最高等級。《火腿腸》(GB/T20712-2006)國家標準中規定,火腿腸中淀粉含量≤1%就可以稱之為無淀粉火腿腸。也就是說無淀粉并不代表不含有淀粉,只是含量較低而已,并不是大家認為的“零淀粉”。
“無淀粉”就等于“純豬肉”嗎?當然不是。火腿腸里除豬肉外,還會添加魚肉、雞肉等肉類增加香味,甚至于這些肉類的含量要遠遠高于豬肉。此外,火腿腸還有含量較高的水分以及增稠劑、水分保持劑、色素等。
無淀粉火腿腸也并不是健康的代言人。和其他類型的火腿腸一樣,美味離不開食鹽、味精等鮮味劑的功勞,這些都會使火腿中的鈉含量超標。高鈉飲食與高血壓的發生存在直接的關系,并且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的發病風險,危害身體健康。因此,無論是多“高級”的火腿腸都不宜吃太多。特別是兒童,應少吃為宜。在吃火腿腸之后,應多喝水并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