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勇 秦曉陽 陳鳳
摘要:目的 研究對老年牙周炎患者給予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選取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單一組,各60例,分別采取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以及單獨使用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后臨床效果。結果 對比單一組,聯合組總有效率較高(P<0.05);治療前兩組牙周袋深度(PD)、附著水平(CAL)、齦溝出血指數(SBI)、菌斑指數(PLI)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聯合組較單一組均低(P<0.05)。結論 對老年牙周炎患者給予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牙周組織恢復,改善預后,值得借鑒。
關鍵詞:老年牙周炎;牙周組織再生術;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牙周袋深度
【中圖分類號】S85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053-01
牙周炎是臨床常見病癥,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我國老年牙周炎患病率也隨之上升,以牙齦出血、牙周袋形成與牙槽骨吸收等為主要臨床表現,隨著病情進展,可引起牙周軟組織壞死等病癥,以此損害患者口腔功能,對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帶來嚴重影響[1]。目前針對老年牙周炎,臨床多采取牙周組織再生術進行治療,可經過再生損傷組織、清除感染組織,促進牙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但因牙周組織再生術無法解決牙周美學問題,因此牙周炎術后美學問題的研究一直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內容[2]。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可有效解決牙周美學問題[3]。但目前關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給予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相關文獻較少,故本文就此進行研究,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選取的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入組標準:(1)均符合《牙周病學》[4]中牙周炎診斷標準;(2)近3個月未接受其他牙周治療。排除標準:(1)既往存在精神病史;(2)患有肝、腎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分為兩組,各60例。聯合組男、女各41、19例,年齡在26~50(38.62±4.14)歲;病程在1~14(6.38±1.01)個月。單一組男、女各39、21例,年齡在26~50(39.01±4.11)歲;病程在1~13(6.35±1.02)個月。2組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上牙齦進行清潔,并刮治下牙齦。在治療前,應檢查患者牙周袋位置,以此保障牙周深度≤5mm。依據患者牙周炎病變狀況,矯正與吸收牙槽骨。單一組采取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切開粘骨膜,于缺損的遠端或近端至少分開1顆牙實施垂直松弛切口,隨后將粘骨膜暴露缺損翻開;將牙周袋內壁上皮、肉芽組織清除;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修改修復膜,促使牙頸部根面結合,以完全覆蓋缺損區域。利用懸吊縫合固定修復膜,可在粘骨膜根部將骨膜切斷,促使其較好的覆蓋修復膜,縫合缺損部位,術后漱口,同時進行相應的口腔衛生教育。
聯合組在單一組基礎上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術前曲面斷層片與根尖片,對種植體部位進行評定、定位。實施消毒、麻醉,將植入區域粘膜切開,并分離軟組織,種植機轉速1500~2000r/min,以30~40°將鉆頭與上頜骨床頭至骨皮質制備種植窩,將微螺釘種植體植入。于側切牙遠中唇弓上焊接牽引鉤,同時與微螺釘植入物經過鏈環結扎絲或彈簧施加力,施加150~200g。術后給予抗生素,同時進行相應的口腔衛生教育。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隨訪1個月。對比兩組療效,療效評價標準[5]:痊愈:牙周袋無溢膿,牙齦腫痛等癥狀消失,牙周袋深度下降≥3mm;有效:牙齦局部有輕度出血,牙齦紅腫等癥狀改善,牙周袋深度下降≥2m;無效:病情無改善,甚至加重。對比兩組牙周指標,其中包括牙周袋深度(PD)、附著水平(CAL)、齦溝出血指數(SBI)、菌斑指數(PLI)。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20.0程序處理,表示計量數據,以t檢驗,%表示計數數據,以χ2檢驗,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達。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聯合組總有效率95.00%對比單一組73.33%高(P<0.05),見表1。
2.2 兩組各項牙周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PD、CAL、SBI、PLI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聯合組均低于單一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牙周炎是臨床常見病癥,主要是源于細菌入侵、牙齒排列紊亂或脫位等因素造成,若不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造成牙脫位程度增加,對牙周骨結構組織造成一定影響,降低患者咀嚼功能[6]。加之因老年人機體功能相對較差,牙周支持組織極易引起損傷,故針對老年牙周炎患者需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牙周組織再生術是外科手術中常見術式,其主要是利用影像學儀器,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手術治療,以此修復損傷的牙周組織,經過骨粉植入以修復缺損的牙槽骨,進而提升牙槽骨密度與穩定性。同時可隔離炎癥與感染,以此促進損傷組織再生[7]。但僅依靠牙周組織再生術,無法有效解決牙周美學的問題,同時在牙齦健康、口腔清潔與咀嚼方面效果不佳。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是一種新型矯正治療技術,其可顯著提升牙周炎治療的臨床效果與美觀度。微螺釘種植體抗主要是將微鈦螺釘種植體用于牙槽骨,以此實現牙齒移動的錨定裝置,能夠直接插入皮質骨,且種植后無需骨整合,能夠有效避免牙周損傷,無需翻動牙齦組織,有助于改善牙齒排列。但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無法很好地連接牙根面與牙周膜,無法保持良好的平衡關系,因此將兩種術式結合可發揮一定的協同作用[8]。本文研究顯示,治療后,聯合組較單一組總有效率高,表明相較于單獨使用牙周組織再生術治療,聯合使用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可確保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分析原因在于,牙周組織再生術能夠使用修復膜材料對缺損的骨組織進行覆蓋,以此促使牙槽骨再生;同時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可使牙齒排列更為整齊,進而減輕對牙周組織的損傷,提升療效。同時本文研究顯示,治療后聯合組對比單一組PD、CAL、SBI、PLI指標均較低,表明上述兩種手術聯合治療,可有效修復牙周損傷組織,以此恢復韌帶組織。分析原因在于,在牙周組織再生術中,聯合使用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可有效促進正常咬合能力恢復,以此加快牙周組織恢復。
綜上所述,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牙周狀況,進而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余周慶,楊再波,戈春城,等.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治療老年牙周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1,37(3):176-180.
[2]徐海華.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口腔正畸在牙周炎中的療效[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8):33-35.
[3]郭歡歡,溫克寒,郝自寶.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炎的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33-35.
[4]孟煥新.牙周病學.第4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18.
[5]鄧澤棟,吳澤鋒.微螺釘種植支抗聯合DamonQ低轉矩托槽在牙列整體遠移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4):117-118.
[6]王曉艷,繆穎,鄭建新,等.微螺釘種植體支抗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23):67-70.
[7]張曉敏,楊雅嫻,宗源,等.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治療成人安氏Ⅱ類1分類錯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6):1014-1015.
[8]叢琳.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組織再生術與正畸術對牙周恢復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1,44(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