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葉生


摘要:評價在耐藥肺結核方面中醫藥治療的臨床療效。 方法 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耐藥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兩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觀察組,每組50例;將常規治療給予對照組,觀察組則給予中醫藥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癥狀變化進行對比。 結果 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P<0.05);在療程結束時對照組的好轉率顯著低于觀察組的好轉率(P<0.05)。 結論 在耐藥肺結核治療方面,中醫藥的臨床治療效果非常值得肯定,可以幫助患者加快吸收病灶的時間,將病菌轉陰時間縮短,在臨床方面具有一定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醫藥;耐藥肺結核;湯劑;療效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127-01
作為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的肺結核,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作為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的我國,有著非常嚴重的肺結核耐藥情況。耐藥肺結核近些年在我國國內不僅其發病率不斷攀升,并且死亡率居高不下,給患者及其家屬都帶來了極為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目前在臨床治療方面,耐藥肺結核治療效果差強人意,非常低的臨床治愈率不僅嚴重地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還給醫療衛生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近些年,隨著眾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在耐藥肺結核治療方面中醫藥具有一定優勢,本研究正是基于此選擇對耐藥肺結核治療方面中醫藥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此次研究在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之后,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耐藥肺結核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每組患者的年齡、身高、性別等一般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在18周歲以上;自愿接受中醫藥治療。排除標準:哺乳期、妊娠期婦女;過敏體質者;合并血液、腎、肝、心系統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治療方法:常規西藥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藥物搭配,口服給藥的有吡嗪酰胺、利福噴丁、乙胺丁醇;肌肉注射給藥的藥物為鏈霉素;靜脈點滴給藥的藥物有利福平、異煙肼、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對于部分免疫力過低的患者,則配合施以強化治療。
觀察組治療方法:中醫藥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方藥,具體方藥有抗癆清肺方、 益肺通絡方、益肺精白方。
各組療程均為十二個月。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分別接受治療之后,對其病癥好轉率和臨床療效進行統計。療效判斷標準為:患者病灶經CT檢查無明顯縮小,并未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氣喘胸悶等癥狀,即無效;患者病灶經CT檢查有明顯縮小,減輕了患者的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氣喘胸悶等癥狀,即有效;患者病灶經CT檢查空洞已閉合或全部吸收,明顯減輕了患者的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氣喘胸悶等癥狀,甚至明顯消失,即顯效。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利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具體分析,以百分率來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計數資料,t檢驗計量資料。當P<0.05時表示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對比
從表1對比數據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了94%,其中有效率為18%,顯效率為58%;而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6%,其中有效率為30%,顯效率為56%。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然不及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P<0.05)。
2.2 癥狀好轉率對比
從表2數據對比來看,兩組患者的癥狀好轉率有著明顯差異,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治療1個月之后有32%出現好轉,而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1個月之后僅18%出現好轉;在治療1個月方面,觀察組的癥狀好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癥狀好轉率(P<0.05)。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之后有72%出現好轉,而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6個月之后僅46%出現好轉;在治療6個月方面,觀察組的癥狀好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癥狀好轉率(P<0.05)。整體而言,在耐藥肺結核患者臨床治療癥狀好轉方面,中醫藥治療所取得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常規治療所取得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在治療1個月和治療6個月方面。
3 討論
作為呼吸道傳染疾病的肺結核,在臨床方面較為常見,其主要是肺部因結核分枝桿菌而出現感染,該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由于用藥不規范等多種原因導致臨床治療方面出現耐藥肺結核的概率不斷攀升,且耐藥肺結核的治療難度頗大,西醫治療所取得的治療效果不甚明顯。中醫藥在肺癆的范疇內納入了肺結核,現在醫學研究中在耐藥肺結核治療方面應用中藥,可幫助患者將藥物不良反應改善、臨床癥狀緩解、實現免疫調節和病灶吸收。
此次研究通過證實,在臨床治療耐藥肺結核方面,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4%,而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6%;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治療1個月、治療6個月的好轉率分別為32%、72%,而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治療1個月、治療6個月的好轉率分別為18%、46%。可見,接受中醫藥治療的觀察組臨床療效與癥狀好轉率均顯著高于接受常規治療對照組的臨床療效與癥狀好轉率(P<0.05),在臨床治療耐藥肺結核方面中醫藥治療具有一定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健,楊劍,楊進孫,楊江華. 172例年輕初治Ⅲ型肺結核耐藥狀況和抗癆效果調查分析[J].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8(11)
[2]劉紅,王霞. 青蒿鱉甲湯治療耐藥肺結核發熱的臨床療效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 2018(05)
[3] 樓炯波. 保肺湯輔助治療老年耐藥肺結核效果觀察[J]. 中國鄉村醫藥.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