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良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患者中采用經腹腔鏡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后對胃腸功能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從在我院接受經腹腔鏡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中選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確定研究對象,選取人數為90例。在運用經腹腔鏡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明顯的凸顯出該方法的效果和影響,以對比的研究方式為主,使用計算機將患者排序后,設立研究組和參照組兩個小組,將90例患者以每組45例的方法平均分配至兩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療法,研究組中患者接受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治療后觀察患者的詳細情況,如各項臨床指標,并記錄患者胃腸功能的變化,將以上數據統計后進行比較。結果:統計研究結果并分析后發現,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參照組、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排氣時間短于參照組,以上指標相比,前者具有明顯的優勢,(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患者接受治療前進行胃功能比較(胃動素、胃泌素),兩組之間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發生了改善,研究組與參照組比較,前者具有顯著優勢(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高齡患者中采用經腹腔鏡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臨床指標,對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作用,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結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胃腸功能;影響
【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138-01
引言:在臨床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中,大腸癌較為常見。當前,針對此類疾病的治療,臨床中常采用外科根除術,其也是首先的治療方案。以往臨床中常使用傳統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該治療方法具有技術成熟、操作簡單、事業清晰的特點,有利于明確病癥部位,可將腫瘤組織企徹底切除[1]。雖然該治療方法效果顯示,但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且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失血量較大,增加了感染的幾率,術后患者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當前,科技發展水平突飛猛進,提高了醫學水平和醫學技術,臨床中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一般情況下,術后患者均能夠耐受。然而腹腔鏡下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應用到老年患者中的相關研究較少[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部分老年患者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其中一部分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另外一部分接受傳統治療,以此完成對比分析,作出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接受腹腔鏡下結直腸根治術高齡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中的主要對象,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完成90例選取。期間將所有患者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命名小組中,即研究組和參照組,其中患者的年齡最大值為78歲,最小值為60歲,平均值為66.88歲,以上資料具有可比意義。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術前行全身麻醉,確定腫瘤位置后,在下腹正中行切口,長度控制在10cm左右,將腸系膜切開后分離結腸癌腸段,對淋巴結進行清掃,對腫瘤組織進行切除,之后進行腸吻合操作,采用吻合器完成,置入引流管引流,之后逐層進行縫合。
研究組患者接受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術前進行全麻處理,建立氣腹,采用四孔法完成,置入操作器械和腹腔鏡探頭,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將乙狀結腸提起,對脂肪結締組織進行清除,采用手術刀完成;對腸系膜下血管進行結扎;在下腹部行小切口,拖出腸管,進行吻合處理或對乙狀結腸造瘺。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時的相關指標進行記錄,主要包括: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天數、排氣時間,統計后進行比較。同時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胃腸功能指標,主要包括:胃動素、胃泌素,統計相關數據后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患者的臨床指標、胃功能指標、平均年齡為本次研究的計量數據,而患者的其他基本資料則為研究中的計數資料,而在統計分析和比較的過程中采用SPSS 23.0軟件完成。()為計量資料檢驗時的表示方法,%(百分比)為計數資料檢驗時的表示方法,數據比較后,若差異較大,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不同方法治療后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
據表1所示,研究組各項指標優于參照組(P<0.05)。
2.2不同方法治療前后比較2組患者胃腸功能變化情況
據表2所示,術前2組患者胃腸功能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研究組優于產組(P<0.05)。
3 討論
臨床中將直腸癌和結腸癌統稱為大腸癌,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尤其老年群體中發生率更高。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十分迅猛,促進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節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就結直腸癌而言,其有十分復雜的發病機制,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若治療延誤,就會導致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的影響,嚴重的情況下將威脅到患者的生命[3]。以往,開放性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然而老年患者具有較多的合并癥,且接受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這種情況下,手術治療的風險就會增加,導致患者的預后效果不佳。當前,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治療方法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效果,逐漸取代了傳統開放型手術,同時在局限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該方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4]。本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本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及臨床指標與參照組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同時患者的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效果優于參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研究結果分析得知,患者接受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有利于減少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使患者胃腸道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綜上所述。針對高齡結直腸癌患者采用傳統開腹治療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療期間受到患者耐受程度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彌補了傳統手術的不足,對患者的胃腸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作用,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冠軍,王賢柱.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高齡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1):46-47.
[2]張雪峰.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聯合肝轉移灶射頻消融術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臨床研究[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9,39(11):14-16.
[3]劉明見.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2019,39(03):72-74.
[4]卞凱,秦峰,包學龍,許文科.經腹腔鏡實施結直腸癌根治術在高齡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淮海醫藥,2018,36(0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