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要:人口老齡化發展是現階段全球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社區養老護理能夠有效地緩解我國老年人群體的養老以及醫療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習慣,因此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給老年人群體的養老以及醫療服務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機遇與挑戰。在此基礎上,文章首先概述了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優勢,然后分析了現階段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基于信息技術的社區養老護理提升策略,以期能給相關結構或者類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鑒作用,提高社區養老護理服務質量與效率,推動社區養老護理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社區;養老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261-01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18.70%,較之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了5.44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給老年人養老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區養老護理兼具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的優點,在我國養老護理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能夠有效地緩解老年人群體的養老以及醫療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應用,給公眾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信息技術應用于養老護理服務是現階段備受關注的重點課題,能夠有效地提升養老護理服務質量與效率。[1]基于此,社區養老護理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完善養老護理模式,實現個人養老、機構養老以及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護理統一協調管理,轉變傳統的社區養老管理理念,促進智慧養老護理模式的構建,推動老年人群體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1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優勢
1.1信息技術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
在社區養老護理中依托信息技術構建養老護理服務信息化平臺,老年人群體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或者護理服務需求直接在信息化平臺上進行預約,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省老年人群體在養老護理中的排隊等待時間,優化社區養老護理資源。同時借助信息技術社區養老機構能夠采集老年人群體的養老護理需求,針對不同身體狀態的老年人提供差異化的養老護理服務,例如針對身體狀態欠佳、需要臥床休養的老年人可以通過上門護理或者視頻護理模式進行服務,為老年人的身體調養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同時能夠有效拉近相互的距離,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
1.2信息技術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能夠為老年人群體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依托信息技術,社區養老護理機構可以為老年人群體訂購互聯網智慧健康設備,并且指導老年人群體佩戴與使用。在健康設備中可以錄入老年人的身體狀態以及病史病歷,實施掌握老年人群體的身體狀態,一旦老年人發生突發狀況建設設備會向社區發送警報,提醒社區養老護理人員及時對老年人群體做出合理的養老護理服務。同時對于身體狀態特別差的老年人可以及時向醫院提供詳細的身體情況,保障老年人在第一時間能夠得到有效地救治。此外,借助信息技術社區養老護理中心能夠有效及時的與老年人進行溝通,加強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保障老年人群體的身心同步健康發展。
2現階段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不同機構之間資源難以實現有效共享
信息資源共享是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能夠有效推動社區養老護理向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然而現階段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不同機構之間的養老護理資源難以實現有效共享,制約了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進一步發展。老年人傳統的健康檔案是以紙質為主,在向電子化轉型過程中容易出現信息丟失的情況,同時社區護理中心與醫院之間分屬兩個不同的個體,現階段很難實現老年人健康檔案之間的互通互用,導致醫院與社區養老護理難以實現有效融合。倘若老年人發生緊急狀態需要送往醫院,由于信息平臺之間的差異,醫院無法查詢社區養老護理中心的信息平臺,導致難以了解到老年人的身體狀態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2社區養老護理中心信息化建設不夠完善
現階段許多社區養老護理中心仍然以傳統的護理服務模式為止,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完善,導致社區養老護理中心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難以滿足現階段的時代發展需求。一方面是因為社區養老護理人員缺乏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受到傳統養老護理理念的影響導致在老年人的養老宣傳中仍舊是老年人群體之間口耳相傳為主,導致宣傳信息容易產生遺漏,不利于老年人群體的全面護理服務。[2]另一方面是因為社區養老護理中心缺乏信息化建設的資金,雖然現階段國家大力倡導社區養老護理,然而社區養老護理信息化轉型需要充足的資金進行軟硬件建設,由于缺乏強力的政策以及資金支持,導致社區養老護理的信息化基礎設置建設難以發展,對于智能監控設備的應用難以得到廣泛普及,繼而影響到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深入應用。
2.3社區養老護理專業信息化復合型人才匱乏
現階段社區養老護理人員主要是由醫院的退休護士與護理院校剛剛畢業的學生構成,融合信息技術與養老護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匱乏,在社區養老護理信息化建設中難以發揮出應有的能效。醫院退休的護士雖然在社區養老護理中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以及護理經驗,但是對于信息技術缺乏足夠認識,在應用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對微信、短視頻平臺等等新媒體平臺的使用,無法將養老護理技術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影響信息技術在養老護理中的深入發展。護理院校剛畢業的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掌握多樣化信息技術應用的使用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實踐護理經驗以及護理技術難以達到社區養老護理需求,導致在實踐過程中信息技術與社區養老護理相互獨立,難以達到預期的成效。
3基于信息技術的社區養老護理提升策略
3.1消除行業壁壘,實現信息共享
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深入應用需要在老年人養老護理中的不同環節與不同機構實現信息共享,消除行業壁壘,為老年人群體提供全面的信息化養老護理服務。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社區養老護理中心可以為老年人佩戴智能健康手環,實時監測接受養老護理服務老年人群體的身體健康狀態,通過不同機構的實際需要采集老年人群體的心跳、血養、血壓等生命體征,并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以方便在緊急狀態由不同的機構進行查看,最大程度上保障老年人群體的生命健康。其次信息共享能夠有效的實現老年人群體的醫療診斷與養護服務的有效融合,推動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過程中實現老年人的全面養老護理,促進老年人群體的身心同步健康發展。
3.2加大資金投入,強化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應用中的基礎,因此養老護理機構需要深化對于信息化轉型的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社區養老護理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首先社區養老護理中心需要尋求政府機構的扶植,推動政府機構在政策與資金上對于養老護理行業進行一定的傾斜,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的薪資水平,吸引多樣性的人才結構參與到社區養老的信息化建設中,為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社區養老護理中心可以吸引社會資金的贊助與投入,通過智能健康設備推廣等方式實現信息化基礎設施軟硬件的升級,促進社區養老護理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應用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3.3拓寬培訓渠道,提升從業素養
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整體職業素養是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有效應用的關鍵,因此社區養老護理中心需要拓寬對于養老護理人員的培訓渠道,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首先社區養老護理中心可以嚴格制定行業準入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門檻,保障養老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識與技能,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夠有效應用養老護理信息化平臺以及智能健康設備,提升養老護理服務質量與效率。其次,社區養老護理中心需要舉行從業人員的定期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網絡意識。[3]一方面社區養老護理中心可以邀請信息化建設平臺定期到護理中心對護理服務人員進行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于信息化平臺的熟練程度,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的失誤。另一方面社區養老護理中心需要強化對于從業人員的現代化理念培訓,促進護理服務人員對老年人群體能夠從生理到心理實現全面服務,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
結語
總體而言,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并且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然而現階段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應用中不同機構之間資源難以實現有效共享,信息化建設不夠完善,復合型人才匱乏制約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入發展。因此社區養老護理機構需要消除行業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加大資金投入,強化信息化建設,拓寬培訓渠道,提升從業素養以實現信息技術在社區養老護理中的深入應用,提升養老護理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田梓瀟,姜巖,劉忠均.基于“互聯網+”背景下老年人社區護理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1)
[2]朱藍玉,閻琪.“互聯網+”時代下社區養老護理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04)
[3]張博.“互聯網+”視域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