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娟


摘要:目的 分析個體化康復護理在中風后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風后偏癱患者94例,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47例,為常規干預,觀察組47例,為個體化康復護理,對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體功能。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肢體功能優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差異小(P>0.05);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結論 中風后偏癱患者接受個體化康復護理時不僅可有效提升患者肢體功能,同時也可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個體化康復護理;中風后偏癱;生活能力;肢體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326-01
中風為人類嚴重的疾病殺手,主要指腦動脈系統病變引發的腦血管痙攣、閉塞,進而使得腦局部循環障礙,不僅病死率高也有致殘率高的問題,約3/4中風患者會發生偏癱后遺癥。此種疾病除藥物治療外聯合康復護理也十分重要,但由于患者長期臥床,行動不便,常會出現消極、悲觀等情緒,使得疾病惡化,影響康復。個體化康復護理時不僅可提升疾病治療信心,同時也可促進肢體功能康復[1]。現選取我院中風后偏癱患者,對比各種護理方式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中風后偏癱患者,對照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齡52~82歲,平均病程(72.16±2.27)歲,病程2周~3個月,平均病程(1.35±1.27)周;觀察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齡51~85歲,平均病程(72.28±2.39)歲,病程2周~4個月,平均病程(1.46±1.30)周,基礎信息差異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早期為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治療,依據醫囑每天訓練2次,每次至少30min,叮囑患者盡可能自主進食。
觀察組為個體化康復護理。個體化護理核心為患者,主要目的為幫助患者達到精神、心理、軀體全方位康復。個體化護理前首先為患者家屬講解患者病情、心理變化,讓家屬接納患者,鼓勵患者和家屬過溝通交流,減少對患者疾病的厭惡心理,進而減輕家庭壓力,建立家庭康復支持系統,患者鍛煉時由家屬監督,提升康復訓練效果。
上肢功能訓練。康復師指導患者健側手臂拉動患側手臂,將健側下肢放置于患側膝蓋,自然從膝蓋滑動至腳踝,每組10次,患者床頭放置牽引繩,一端栓緊之后,鼓勵患者健側手臂發力盡量自主翻身。
坐位、站位訓練。床頭抬高30°,健側發力完成坐位動作,之后依據動作熟練度逐步降低床頭高度。站立訓練時,指導患者將重心放于健側肢體,保證患者站立穩定,逐步將重心轉移至患側,依據身體狀況確定站立時間。
行走訓練。站立訓練完全掌握后進行行走訓練,指導患者適應腿部感覺,并在康復師指導下完成抬腿、被動行走等動作,并需嚴格控制行走時間。
1.3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肢體功能評分。主要使用Fuge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分為上肢功能(66分)和下肢功能(44分)兩部分,得分越高運動功能越強。(2)對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主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量表,從洗澡、如廁、修飾、床椅轉移、進餐、平地行走等方面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1.4統計學方法
SPSS23.0軟件,以X2檢驗計數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肢體功能評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肢體功能優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
2.2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差異小(P>0.05);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
3 討論
中風后偏癱為患者常見疾病,主要原因為大腦神經元細胞壞死,進而使得患者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偏癱,嚴重影響正常生活[2]。傳統干預方式雖然也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但更多以護理流程為主,并未分析患者心理情況和具體需求。個體化康復護理時則以患者為核心,護理之前為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指導,主要目的為幫助患者營造良好康復干預環境[3-4]。在為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時,依據患者自身情況,從上肢功能鍛煉開始,逐步進行坐位、站位、行走訓練。上肢功能訓練時主要以引導患者健側帶動患側運動為主,站位和坐位等其他訓練也以患者自主康復鍛煉為主,均為從被動至主動的過程。對比各種干預方式下患者康復效果時發現,觀察組患者肢體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種情況主要和鍛煉時家屬更為配合,患者主動性得到提升,進而患者肢體功能改善效果更優。對比患者生活能力評分時發現,觀察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更高P<0.05。由于患者由被動至主動,逐步提升鍛煉效果,因此生活能力評分更高。
綜上所述,為中風后偏癱患者予以個體化康復護理時可有效提升肢體功能,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玥, 楊鈞.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治療腦卒中后肢體偏癱的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30(10):218-219.
[2]蘇锫锫.情志干預結合康復護理對老年卒中后偏癱患者心理及生理狀態的影響[J].醫學信息,2020,33(1):290-291.
[3]馬麗. 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20,52(11):90-92.
[4]張文. 探討神經內科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應用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0,14(9):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