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近期,私募行業爆出多起奇葩事。個人以為,強化對私募行業的監管,可從多方面入手:對于私募機構的設立,有必要從備案制逐漸過渡到審批制,沒有監管部門的批復與許可,應禁止其發行產品;為了更好地保護私募投資人的利益,與公募一樣,私募產品應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后披露產品凈值的數據,以讓私募變得更加透明起來;嚴格執行止損操作同樣不可或缺;讓投資人能夠不受任何限制地贖回,對于私募行業而言也應引起重視;當然,為了控制私募投資所產生的風險,與公募一樣,也有必要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定期披露相關產品持倉占凈值的比重。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既然外資有著聰明資金的稱號,那么對外資持續大額凈流向的行為,也應該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對近期跌幅很深的藍籌股或白馬股,如果出現外資持續大額凈流入的跡象,那么可能會是股票價格拐點的信號之一。但是,在投資情緒化占據主導的背景下,仍然不宜盲目猜底,但對極端單邊下跌的行情,只要不是基本面發生惡化的情況,止跌見底后也可能會很快實現估值修復的過程。
http://weibo.com/gslbo
李志林-忠言(上海貴津投資管理公司/講師):從目前創業板的K 線看,已有三只烏鴉立枝頭之嫌。因此,投資者必須對超高價股冷不防跳水,以及在高價股中帶來的連鎖效應,保持高度警惕。去年的老抱團股的今天命運,同樣也將是現在許多極度炒高的高價股的明天。新老抱團股的激烈沖撞,使指數產生了沖抵效應,牢牢釘在3500點附近,使市場整體風險較小。在這種情況下,近期市場中幾元、十幾元或二十幾元的中小市值、高科技高成長股,開始蠢蠢欲動。筆者認為這就是小半年投資者盈利的機會所在,是市場性價比最高的品種,也是眼下震蕩中適宜做高拋低吸的品種。
https://weibo.com/u/367657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