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洪
經過短暫調整之后,美股再拾升勢,美東時間周四,美股三大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大西洋彼岸,歐洲央行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于0%不變,存款機制利率于-0.50%不變,邊際借貸利率于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目光轉到香港,“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相信了年初這句揭示年初資金狂熱南下現象的人,目前恐怕不賺反虧。
美東時間周四,美股三大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但漲幅明顯收窄。道指收漲25.35點,漲幅為0.07%,報34823.35點;納指收漲52.65點,報14684.60點,漲幅為0.36%;標普500指數收漲8.79點,報4367.48點,漲幅為0.20%。
美國勞工部周四報告稱,上周初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上升至41.9萬,市場預期35萬,前值上修為36.8萬。報告發布后,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走低。
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除非美國國會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否則美國可能在今年10月或11月出現債務違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本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1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達13.40%,為1945年以來第二高水平。報告還預計,截至2021財年底,美國聯邦公共債務將達23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103%;到2031財年,美國聯邦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將進一步升至106%。
對于當前的美股,傳奇投資人、著名資產管理公司GMO的董事長、業內馳名的專家——格蘭瑟姆認為,結論非常簡單——正處在泡沫當中。格蘭瑟姆醉心于研究泡沫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對1929年大崩盤之類的經典泡沫多有研究,而且事實上,現年八十多歲的他自己就曾經經歷過無數的繁榮與破滅的周期,而其中許多都曾經被他預測到,包括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2008年牛市頂部,以及2009年熊市底部等。
格蘭瑟姆認為,從大多數指標來看,今天的市場甚至都要比2000年時還昂貴得多,而眾所周知,2000年又要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昂貴。它最為看重的指標是股價對銷售額的比率,即所謂市銷率。格蘭瑟姆說:“從這個指標著眼,你會發現,今天市場上,哪怕那些價格相對最低的領域,也要比2000年昂貴不少。”
格蘭瑟姆提示,當樂觀達到極致,對幾乎是覆蓋永遠的經濟未來都做出最完美預期,市場也就見頂了。不過,在前方不遠處,各種嚴重問題已經悄然埋下伏筆,在等待著你了,比如利率、通貨膨脹、勞動力和商品價格等。一旦泡沫破裂,會產生巨大的反向財富效應,其規模之龐大將創下歷史紀錄,讓之前所有泡沫的破滅過程都相形見絀。
不過,他認為泡沫的破滅可能還需要若干個月,甚至結局的到來可能比他預測的晚上若干個月。
大西洋另一邊,歐洲央行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于0%不變,存款機制利率于-0.50%不變,邊際借貸利率于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把通脹目標從“低于但接近2%”設定為“2%”。
對逾100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預計今年歐元區經濟平均擴張4.50%,明年增長4.30%,高于上月調查中對今明兩年預估的4.20%增速。相比之下,歐盟執委會的看法更為樂觀,認為今年經濟增長4.80%,明年增長4.50%,較5月預估的擴張4.30%和4.40%有所上調。最新調查中對今年的預估為1月以來最高,對2022年的成長預估則是2020年7月開始對2022年進行調查以來最高。
歐元區上個季度經濟或已擴張1.40%,第三季和第四季預期分別增長2.40%和1.30%,均高于6月預估的2.30%和1.20%。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年增速預估也分別從4月調查中的3.20%、5.40%和4.10%上調至3.50%、5.70%和4.80%。
盡管歐元區通脹料將上升,今年下半年平均將高于目標,但全年平均通脹率預估為1.90%,明年可能降至1.40%。
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維持存款利率于負0.50%、再融資利率于零水平不變直至明年年末。
除了歐美市場,國內投資者對港股恐怕更為關注。今年開年,港股市場風生水起,境內有券商在一次加急電話會議上定出主題——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令投資人熱血沸騰。轉眼半年余,這批港股投資者收益如何?
先回顧下今年開年,彼時,港股表現凌厲,港股開戶大增,當時國泰君安港股通業務新增客戶數量增長明顯,1月新增客戶已較2020年12月增長64%,較2020年1月同比增長近一倍。招商證券1月港股通業務新增客戶同比增長約2倍左右。湘財證券的港股通增幅則更是驚人,1月新開戶超過去年整個1季度,超過去年同期的4倍。
港股基金也得到市場追捧。其中,由張坤管理、可以投資港股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募集規模一度達到2400億,最終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6.253716%,創下基金歷史上的奇跡。
燥熱之下,各家基金公司使出渾身解數,招兵買馬是第一步。例如,今年年初,創金合信基金發布了一則題為“敢,就一起創!”的招聘信息引起關注,其一口氣招聘40多個崗位,包括投研類、銷售類、交易類、產品類、運營類等八大類。此外,今年以來,還有民生加銀、國泰基金、安信基金等多家基金發布了港股投研崗位的信息。更早一些,天弘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等基金公司也曾廣招港股研究員。
圖:恒生科技指數今年走勢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然而,港股上半年沖高回落,截止7月23日盤中發稿,恒生指數今年累計漲幅已不足1%。南下資金投向更集中于互聯網、科技板塊等,這些板塊個股集中的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下跌達12.68%。這種背景下,恐怕賺錢的只是少數。
從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出現折戟也可見一斑。仍以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為例,其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QDII)今年的表現就差強人意,與其A股投資收益相差甚遠。根據持倉數據,易方達亞洲精選持股幾乎清一色的港股,騰訊、港交所、美團、招行、阿里、京東等大牛股赫然在列。不過,今年以來這些龍頭都表現不佳。頂流的機構代表張坤都如此,散戶獲利的概率恐怕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