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曉霞 郝雪明 李瑩
摘要 為了解海洋氣象專業服務需求,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河北分院(以下簡稱河北分院)海洋氣象服務培訓項目開發小組對天津港海洋氣象專業服務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調研,了解了海洋氣象專業服務需求、現狀及存在問題,為開發海洋氣象服務培訓課程體系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
關鍵詞 天津港;海洋氣象專業服務
中圖分類號:P4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1–0126–02
我國海洋氣象服務工作開展較早。1954年3月,根據《政務院關于加強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和預防工作的指示》,中央氣象臺和沿海省(區、市)氣象臺就發布了海上大風天氣預報,并與漁業生產部門簽訂了氣象服務合同。1955年,《國務院關于加強防御臺風工作的指示》強調“防重于救”,“各級氣象部門,應進一步提高臺風警報的時效和準確性”。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各級氣象部門不斷加強臺風預報警報服務工作。經過多年努力,臺風、海上大風預警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海洋經濟迅速發展,海事活動日益頻繁。面對日益增大的海洋經濟需求,氣象部門努力提高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水平,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積極開展海洋氣象專業服務。海洋氣象服務從單一的為漁業捕撈提供海上大風、臺風預報預警服務,逐步發展到中尺度海洋天氣預報服務,即對海霧、海上強對流等海洋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我國海洋氣象整體業務能力尤其是海上氣象觀測、遠洋服務等與世界領先水平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氣象服務市場尚不成熟。我國海洋氣象服務產品和水平還遠不能滿足海洋強國發展戰略日益增長的需求[1]。
2016年國家發改委、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的《海洋氣象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齊全的海洋氣象業務體系,實現近海公共服務全覆蓋、遠海監測預警全天候、遠洋氣象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即近海預報責任區服務能力基本接近內陸水平、遠海責任區預報預警能力達到全球海上遇險安全系統要求、遠洋氣象專項服務取得突破、科學認知水平顯著提升,基本滿足海洋氣象災害防御、海洋經濟發展、海洋權益維護、應對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對氣象保障服務的需求。
河北省氣象局也下發河北省海洋氣象業務建設方案(2019—2020年),明確了全省海洋氣象業務的發展方向。
河北分院海洋氣象服務培訓項目開發小組去天津港進行了海洋氣象專業服務調研,了解海洋氣象專業服務的需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思考。
1 調研基本情況
1.1 調研方式
調研小組先后到天津港聯盟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公司業務開展情況。同時,
與業務主管、技術人員等進行座談交流,收集其對海洋氣象的服務需求。
1.2 天津港兩公司業務情況
天津港聯盟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和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都是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天津港聯盟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集裝箱貨物裝卸、堆存、保管等相關業務,碼頭占地面積63.2萬m2,
配備先進的現代化裝卸橋11臺,外伸距65 m,起升高度42 m,具備雙20英尺和雙40英尺作業能力;公司配備輪胎式場橋(RTG)共33臺,可實現堆五過六,具備雙20英尺作業能力。碼頭岸線全長1 100 m,前沿水深為-16 m,預留水深為-18 m,共有4個專業化的集裝箱深水泊位,具備靠泊7萬噸級和10萬t
級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能力,碼頭年設計生產能170萬TEU。
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主要為國內外的客貨輪提供靠離頂托、接送人員、護航、起重作業、海上消防等船舶服務,是全國最大的港作船舶服務企業之一。公司現擁有港作全回輪拖輪、引航船、專業消防船、供水船以及旅游船等各類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的船舶30余艘,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功率全回拖輪18艘,最大功率為3 678 kw,沿海拖輪4艘,120~200 t起重船2艘,環保船及其它輔助船舶7艘,建立了船舶調度綜合信息、AIS船舶跟蹤監控、PMS等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為客戶提供功能齊全、及時便捷、優質安全的服務。
2 海洋氣象服務需求及現狀
2.1 服務需求
兩公司在瞬時大風、能見度、雨(雪)情、浪的預報預警服務信息上都存在較大需求。集裝箱碼頭主要是在港口作業,對瞬時大風尤其是10級甚至12級以上大風、能見度的預報預警時效有著極大的需求。輪駁公司除了在港口作業,還要在海區進行拖頂作業,對瞬時大風、能見度的預報預警有較大的需求外,對涌浪的預報以及當地的潮汐狀況也有著極大的需求。
2.2 服務現狀
目前氣象臺提供的服務信息主要是海區及沿岸的日常氣象預報及大風、雨情等的專報,且服務信息發送與接收相對及時,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作業需求,但預報預警的時效性、精確度仍存在很大不足。
2.2.1 時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10級以上大風的預報預警時效性明顯不足,致使港口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防范和避險。
2.2.2 精細化程度遠遠不夠 海區只有某一段范圍內的預報,沒有某個點上的預報,船舶在海區作業尤其是出現致災性大風等情況時存在很大的安全
隱患。
2.2.3 信息發布手段缺乏 船舶在海區作業時,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安裝了北斗衛星預警發布系統,但目前仍處在試驗階段。
3 問題及思考
3.1 存在的問題
(1)我國氣象衛星缺乏對海洋氣象的針對性觀測,不能適應遠海和遠洋保障服務需要;海洋表面的氣象觀測站點嚴重不足,錨系浮標觀測站點稀疏,缺乏對海洋高空大氣的觀測能力。
(2)近海區域氣象預報時效和精細化程度不夠,缺乏全球海洋氣象預報,產品單一,難以滿足海洋經濟發展需要。
(3)面向近海、遠海和遠洋的氣象信息發布手段缺乏,氣象服務覆蓋范圍有限。
3.2 思考
(1)氣象部門應加強與其他行業(如海洋、交通等部門)的溝通交流,建立觀測資料、預報預警及決策服務信息、災害信息共享機制;
(2)依托精細化格點預報產品,結合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制作精細化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使服務產品在時間、空間分辨率上有所提髙。
(3)建設多手段、高時效海洋氣象信息發布系統,豐富發布手段,擴大發布覆蓋面。
(4)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對項目研發的支持力度,注重關鍵技術研究和服務產品的開發,開展時空精細化的覆蓋氣象、海洋全要素的綜合保障服務技術研究;研發點、線、面類不同精細化專項預報服務產品;進行海洋氣象AI算法、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研究。
4 結語
調研了解海洋氣象專業服務的基本情況,對其進行分析,可為今后建立海洋氣象服務培訓體系、起草培訓計劃和大綱、開展相關培訓提供可靠依據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許小峰.現代氣象服務[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黃艷飛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mand of Marine Meteorological Professional Service in Tianjin Port
SUI Xiao-xia et al (Hebei Branch of meteorological Cadre Training College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of marine meteorological professional services, the marin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raining project development team of Hebei Branch of meteorological Cadre Training College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ebei Branch)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on the marine meteorological professional services of Tianjin por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we understand the dem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arin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provide effective basic data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Tianjin port; Marine mete-orological professional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