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玲 梁國棟
作者單位:210024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胃腸動力研究室
結腸惡性腫瘤是我國老年群體中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有研究表明,60%~80%的結腸惡性腫瘤起源于各種類型息肉[1],故而早期發現結腸息肉并及時進行治療是預防結腸惡性腫瘤發生的有效策略。結腸鏡檢查及鏡下治療是臨床診斷和處理結腸息肉最重要的手段,減少檢查過程中結腸息肉的漏診一直是檢查中關注的熱點與難點。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特點,腹部肌肉松弛,腸道活動度、游離度相對較大,且多數老年病人合并有基礎疾病,這些客觀現實給操作醫師在檢查中造成了困擾。在腸鏡鏡身前置透明帽可以延長鏡身前端可曲長度,開拓視野,更容易撥開結腸皺襞和回盲瓣,縮短進鏡時間,改善病人主觀感受,同時提高息肉檢出率。本文對符合條件的老年病人在應用常規結腸鏡檢查與前置透明帽輔助法結腸鏡檢查2種方法作臨床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2018~2019年于我院內鏡中心進行結腸鏡檢查的老年病人248例,其中男132例,女116例,年齡65~85歲,平均(75.2±5.6)歲,BMI 18.5~25.0,Boston腸道準備量表評分(BBPS)≥6分,且排除腸道惡性腫瘤、急性消化道出血、腹部手術史、腸梗阻、非疼痛原因不能配合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為同一操作熟練的內鏡醫生進行結腸鏡檢查、復檢和治療。
1.2 設備與方法
1.2.1 設備:使用Olympus D-201-14304型透明帽和Olympus CF-H290型結腸鏡。
1.2.2 方法:所有病人完成充分的腸道準備后,于非麻醉狀態下行常規結腸鏡檢查,在追蹤病理結果,排除息肉癌變之后,建議病人行內鏡下治療。安排病人在1個月內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并按前一次方法進行充分的腸道準備,由前一次常規檢查時的同一內鏡醫生在非麻醉狀態下采用前置透明帽輔助法進行復檢并治療,退鏡過程中采用螺旋式退鏡或反復進退內鏡觀察,全部病人檢查過程的退鏡時間均>6 min。記錄2次檢查中每例病人的進鏡時間,不同結腸段檢出息肉的大小、數量,并采用疼痛數字評分法(NRS) 進行檢查中疼痛評估。

2.1 2種檢查方法插鏡時間和疼痛評分比較 248例病人結腸鏡檢查中均無不良事件發生,且均插至末端回腸。前置透明帽復檢平均插鏡時間和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種檢查方法插鏡時間和疼痛評分比較
2.2 息肉檢出情況 248例病人常規結腸鏡檢查中共發現結腸息肉1213枚,前置透明帽結腸鏡復檢治療時共發現結腸息肉1492枚,漏診結腸息肉共279枚,漏診率為18.7%(279/1492)。與透明帽輔助法復檢相比,常規檢查對不同結腸部位息肉均有漏診,且<5 mm的息肉漏診率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表2 2種檢查方法對不同大小息肉檢出情況比較(n,%,n=248)

表3 2種檢查方法對結腸不同部位息肉檢出情況比較(n,%,n=248)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最直接、快捷、準確的診斷結直腸疾病的方法,但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使得老年病人結腸鏡檢查中的操作難度增加,操作時間相對較長,甚至有一些老年病人由于不能耐受結直腸鏡檢查中所引起的不適而放棄檢查。所以,掌握并熟練應用結腸鏡操作技巧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即使在腸道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操作熟練的內鏡醫生也很難保證檢查過程的舒適,很難完全避免息肉的漏診。為了提高結腸鏡檢查中息肉的檢出率,有研究認為采用廣角內鏡、色素內鏡、高清內鏡、水浸法等檢查方法可以提高息肉發現率[2],但往往因為設備昂貴或操作過程復雜而無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本研究發現前置透明帽輔助法結腸鏡檢查相比常規結腸鏡檢查方法,可以有效地縮短老年病人結腸鏡檢查的進鏡時間,減輕病人術中疼痛,并能提高結腸息肉的檢出率。
本研究選取老年病人,主要原因在于老年病人的結腸息肉、腺瘤、結腸惡性腫瘤發生率高。老年病人的自身健康狀況、文化程度、交流溝通能力都會影響結腸鏡檢查情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便秘的發生也隨之增加[3]。老年病人通常合并的基礎疾病較多,患有便秘、結腸憩室、結腸黑變病、呼吸系統疾病、各種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糖尿病以及有過腹部手術史的概率遠遠高于年輕人群,這些疾病本身以及治療藥物都可能會影響腸道的蠕動情況。以上這些情況都是造成老年人結腸鏡檢查困難度較高,病人舒適度不高、息肉漏檢率高的原因。
已有國外研究報道,腸腔內注氣量的多少是結腸鏡檢查時間長短和病人不適感覺的相關因素[4]。由于前置透明帽的存在,腸壁與結腸鏡鏡頭之間能夠保留有適當的距離,該空間的存在使得保持術中視野清晰相對容易,故而在進鏡過程中操作者可以不注氣或者少注氣即可清楚地觀察及暴露腸腔走向,從而避免過量注氣后腸管擴張、延長,避免進鏡困難,縮短進鏡時間,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結腸成袢,易于術中解袢,提高病人在檢查中的舒適度。同時,由于前置透明帽,使得鏡頭與腸壁之間保持距離,可以在吸引殘留腸液時,避免吸引到腸黏膜,減少手術風險,操作者在進鏡時,可以利用前置透明帽拓展視野,推開結腸皺褶,減少觀察盲區從而快速有效地識別腸腔走向,暴露隱藏在結腸皺襞后方和腸液中的息肉,減少息肉漏診,特別是在乙狀結腸、橫結腸、結腸轉彎處和進入回盲瓣時透明帽的優勢更為明顯,這樣可以大大縮短進鏡時間,減輕病人檢查中的痛苦,同時提高病人息肉發現率。目前,已有多個研究證實,前置透明帽輔助法結腸鏡檢查可以提高結腸息肉的檢出率[5]。
綜上所述,在老年病人中,前置透明帽輔助法結腸鏡檢查操作過程相對舒適,操作時間較短,同時可以提高息肉發現率。在老年病人的結腸鏡檢查中,此方法安全有效且成本低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