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菊
過敏性結膜炎(AC)是因外界致敏原刺激眼部結膜組織產生的超敏性免疫反應,也被稱為變態反應性結膜炎[1]。患者臨床表現為眼部瘙癢、畏光、流淚、眼部異物感,同時結膜會充血發生水腫,分泌物增多等體征,在急性發作期患者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燒灼感和瘙癢感,嚴重的還會影響視力。在我國中醫藥理論中,過敏性結膜炎屬于“時復目癢”的范疇[2]。病因主要與肝虛血少、風濕熱邪相搏有關。臨床證型常見脾胃濕熱內滯,外感風邪,邪氣滯于胞瞼、白睛從而形成濕熱夾風證。治療多采用清熱除濕、止癢祛風等治療方法,從改善患者特有體質出發,利用相關中藥的藥理特性抑制免疫反應[3],減輕結膜炎癥反應及局部眼水的使用對結膜的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普拉洛芬滴眼液為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阻止花生四烯酸轉化成前列腺素,減少對結膜的刺激作用,改善過敏性結膜炎癥狀。本次研究分析濕熱夾風型過敏性結膜炎采用除風清脾飲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現進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9年3月—2020年6月江門市五邑中醫院眼科收治的104例濕熱夾風型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52例患者。觀察組中,男24例,女28例;年齡13~67歲,平均(38.8±3.2)歲;病程4~35 d,平均(18.2±8.0)d。對照組中,男25例,女27例;年齡14~66歲,平均(37.5±3.1)歲;病程5~34 d,平均(18.3±7.9)d。2組一般資料數據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華眼科雜志《過敏性結膜炎的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中過敏性結膜炎的診斷標準[4]:患者有明顯眼癢癥狀;伴有明顯異物感;眼部分泌物明顯增多;結膜及結膜乳頭發生特異性病變特征。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眼科學》中濕熱夾風型“時復目癢”的標準[5],主癥:眼部發癢、白睛發紅、流淚增多、伴有黏絲狀分泌物、瞼內增生顆粒物、黑睛和白睛邊緣存在結節隆起;次癥:腹部脹滿、小便短黃、大便溏薄、口中黏膩、胃呆,苔黃膩舌紅,脈數。主癥2項或2項以上,次癥2項或1項次癥1項主癥的患者。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過敏性結膜炎專家診斷標準[6];符合中醫濕熱夾風型過敏性結膜炎的診斷標準;年齡13~70歲;在近期1個月內未使用局部滴眼藥物治療;患者自愿接受治療,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或無法服用中藥的患者;單眼發病患者;全身或局部病變引發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合并有眼底病變或其他眼病患者;存在精神障礙疾病;存在威脅生命疾病患者。
1.4 治療方法2組患者入組治療后開展健康宣教,從心理、飲食、環境及用眼習慣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7]。對照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國藥準字H20093827,山東海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治療,每次滴眼2滴,每日滴眼4次,治療4周為一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同時采用除風清脾飲進行加減治療。組方包括:陳皮6 g,知母10 g,連翹10 g,荊芥10 g,桔梗10 g,大黃(后下)6 g,防風10 g,元明粉10 g,玄參10 g,黃芩10 g,黃連5 g,生地黃10 g。臨床隨癥加減,以上中藥用水煎煮,早晚溫服,藥渣加開水悶5 min后用其熏洗眼睛,治療4周為一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1.5.1 淚膜穩定性包括淚膜破裂時間(BUT)、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FL)[8]。①淚膜破裂時間(BUT)試驗:將熒光素試紙條放在患者下穹窿結膜囊內,叮囑患者瞬目5次,將熒光素均勻分布于眼表,記錄患者睜眼到眼角膜干燥斑出現時間,正常值超過10 s。②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FL):用裂隙燈的鈷藍色濾光片觀察患者角膜上皮染色情況,將角膜區域劃分為4份,整個區域無染色0分,染色小于1/3記1分,染色1/3~1/2記2分,染色超過1/2記3分,得分越高證明角膜上皮受損越嚴重。
1.5.2 臨床癥狀體征在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癥狀體征評分,其中癥狀包括眼癢、畏光、流淚、異物感,體征包括眼分泌物、結膜水腫、結膜充血、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分別計分為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9]。
1.5.3 療效評價療效指數=(治療前癥狀體征評分-治療后癥狀體征評分)/治療前癥狀體征評分×100%。根據患者療效指數進行療效評價,顯效:患者療效指數超過70%,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療效指數在30%~70%,臨床癥狀體征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療效指數低于30%,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

2.1 淚膜穩定性2組治療前的BUT值與FL評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的BUT值與FL評分均明顯改善,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BUT值明顯更高,觀察組的FL評分明顯更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穩定性比較 (例,
2.2 癥狀體征評分2組治療前的癥狀體征評分(眼癢、畏光、流淚、異物感、眼分泌物、結膜水腫、結膜充血、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的癥狀體征評分(眼癢、畏光、流淚、異物感、眼分泌物、結膜水腫、結膜充血、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例,
2.3 臨床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眼結膜的生理結構復雜,內含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和血管,多直接暴露于外界,容易受到微生物、理化因素的刺激,發生變態反應[10]。過敏性結膜炎目前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相關研究認為與花粉過敏有關,各種微生物、皮屑、羽毛都可能成為變應原。其中常用藥物普拉洛芬可抑制環氧化酶的合成,從而減少花生四烯酸轉變為前列腺素,緩解炎癥反應,但其屬于非甾體類藥物,考慮其不良作用,不適合長期使用。

除風清脾飲出自《審視瑤函》,其功效為清脾、除風、燥濕,主要治療脾經濕熱夾風證,組方中知母、黃芩、大黃、黃連、連翹均有瀉濕熱、清脾胃的功效;方中的防風、荊芥具有疏風散邪的功效;另配以大黃、生地黃、玄明粉具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諸藥聯用可起到疏風清熱、利濕祛風的功效。隨證加減方,臨證無大便干結者可去大黃;臨證脾虛者,可加炒白術、黨參;舌苔厚膩者,可去大黃,加藿香、白術、佩蘭;結膜充血嚴重者,可加赤芍、牡丹皮、紅花。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除風清脾飲加減聯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療的觀察組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療的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治療后的BUT值、FL評分和癥狀體征評分的改善幅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在內服中藥的同時,用藥渣對眼部進行熏洗,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加快藥物的滲透,利于風邪外散、血脈暢通,減輕眼部紅腫癢痛,促進角膜及結膜的修復,有利于眼表微環境的重建。
綜上所述,在普拉洛芬滴眼液外用基礎上,濕熱夾風型過敏性結膜炎采用除風清脾飲加減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