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芳
(甘肅省高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高臺734300)
高臺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海拔1 260~3 140 m。光照豐富,氣候干燥,晝夜溫差15~20℃,年日照時數3 088 h,屬北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112.3mm,年均蒸發量川區為1996.2mm、山區1 829 mm。川區年均氣溫8.1℃,無霜期為150 d左右,≥10℃有效積溫3 076.1℃。
2020 年高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依托高臺縣裕順農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巷道鎮殷家莊村流轉的21 hm2耕地開展了辣椒標準化種植示范,按照“規模經營、標準種植、訂單生產”的發展思路,采取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收購營銷的“四統一”管理方式種植特色辣椒。通過推廣“整地作業機械化、水肥滴灌一體化、病蟲防控綠色化、生產全程標準化”的“四化”管理,為培育特色辣椒產業提質增效做了一定工作。現將示范結果匯總如下。
推廣選用優良品種、基質穴盤育苗、膜下節水滴灌、水肥一體供給、適期規范定植、增施有機肥料、配方施用化肥、病蟲綠色防控等措施,開展了辣椒標準化栽培。
采取選育壯苗、帶藥定植、張掛黃藍板、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統防統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有效減輕了辣椒生長期間蚜蟲、薊馬、疫病、炭疽等病蟲害發生程度,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辣椒產品增產提質。共張掛黃籃板6 500張,防治成本降低了15%左右,農藥使用量減少了20%~30%。
根據辣椒生育特性和需水肥規律,制定了辣椒水肥一體化管理施肥方案,委托肥料生產企業生產肥料,并開展了辣椒水肥一體肥料全程托管示范。與常規種植戶灌水、施肥相比,辣椒水肥一體肥料全程托管用水量3 600 m3/hm2左右,節水60%以上,用肥1 200 kg/hm2,施肥費用4 500元/hm2,比常規施肥省肥300 kg/hm2。通過示范,改變了種植戶灌水、施肥習慣,節省了用水量,減少了施肥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達到了增產增收的目的。
施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15 kg/hm2,可以不斷減輕土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強土壤肥水滲透力,降低鹽堿危害,提高耕地質量,促進作物生長。
湘涮辣3號是由新疆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的高辣度工業提取辣椒素的辣椒晚熟品種,根系發達,生長勢旺盛,定植34 500株/hm2左右,5月1日定植,采取單行單管供水肥模式,提高水肥利用率。由于該品種為高臺縣第一年引進種植的晚熟品種,加之2020年5月份苗期低溫多雨,≥10℃有效積溫不足,辣椒營養生長遲滯;7—8月份持續高溫,花粉發育不良,坐果率偏低,坐果期偏遲,不能及時成熟;10月1日早霜凍來得早、強度大,辣椒果實受凍嚴重,導致辣椒產量較低,種植效益差。經測產,干椒產量1 350 kg/hm2左右,按收購價14元/kg計算,收入18 900元/hm2左右,種苗款9 000元/hm2減免,總收入27 900元/hm2左右。
泰焰828朝天椒為中晚熟品種,定植45 000株/hm2左右,同湘涮辣3號一樣,受氣候影響,辣椒產量較低。鮮椒產量16 500 kg/hm2左右,可晾曬干椒4 725 kg/hm2左右。根據市場行情來看,按收購價9元/kg計算,收入42 525元/hm2左右。
色素椒考種測產結果如表1所示。色素辣椒示范種植品種8個,都易感臍腐病,降低了辣椒商品性。根據測算產量,華豫椒、天色2016、新色2019可以進一步示范種植,以確定其適應性。

表1 色素椒考種測產
線椒考種測產如表2所示。示范種植線椒新品種11個,表現出適應性較強,產量穩定,天線1716產量偏低。天線2001、天線157F1、天線155F1、天線2014、天線2010、天線2009產量在33 000 kg/hm2以上,可以進一步進行試驗示范種植。

表2 線椒考種測產
板椒考種測產結果如表3所示。示范種植板椒新品種8個,產量差異較大,30 000 kg/hm2以上品種2個,25 000~28 500 kg/hm2品種4個,20 000 kg/hm2以下品種2個。牛角椒F1品種雖鮮椒產量較高,但不易晾曬干椒,適合鮮食。HX1944、紅珠1號、紅珠2號、合興903品種綜合性狀表現良好,可進一步試驗示范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