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這是1921年的一天。
小女孩文文累得氣喘吁吁(qìchuǎnxūxū),耗(hào)盡了全部力氣,肚子更餓(è)了。
她停在一個路邊攤(tān)前,提心吊膽地回頭看,那條丑陋的大黑狗總算沒有追上來。
文文這才松了一口氣。倒不是文文跑得有多快,而是那條大黑狗比她還餓,已經瘦成了皮包骨頭,一陣風就能吹走。追著文文跑了幾百米后,大黑狗累得趴在了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文文摸了摸干癟(biě)的肚皮,小心翼翼地從口袋里拿出一塊紅薯(shǔ)。這是她唯一的干糧,好幾天都沒有舍得吃。
就在文文準備將紅薯送到嘴里時,一只臟兮兮(zāngxīxī)的小手猛地從半路“殺”出,把紅薯搶走了。
“還給我!”文文急得哭了出來。
“好吃,好吃……”一個和她一樣瘦巴巴的小男孩,三兩口就把紅薯咽進肚里,又把手指和嘴巴舔(tiǎn)得干干凈凈。
這是文文第一次離家。她的家鄉鬧了饑荒,舊政府貪污(tānwū)了大部分救濟糧。父母在餓死前,把僅剩的一塊紅薯塞進文文兜(dōu)里,流著淚讓她進城討飯吃。
文文還有兩個哥哥,當兵跟著軍閥(fá)打仗,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
“好心的叔叔,給我點吃的吧?”紅薯被搶走后,文文向路邊攤的主人哀求。
“一邊去,”攤主不耐煩地揮揮手,“你看看我,比你好不到哪里去!”文文打量了他幾眼,果然,這個攤主也是一副面黃肌瘦的模樣。
天色漸漸暗下來,文文不知不覺走到了郊(jiāo)外。她雙腿發軟,小小的身子晃晃悠悠,最終,她一頭栽(zāi)倒在一片草地上。
不知躺了多久,文文眼前出現了一點紅光。那紅光越來越亮,很快變成一堆明晃晃的篝(gōu)火。
“革命……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火堆旁坐著幾個大哥哥,正輕聲討論著什么。
迷迷糊糊中,她聽到有人焦(jiāo)急地呼喊:“同志們,快來,救救這個孩子!”
文文長大后,跟著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革命,經歷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后,文文回到家鄉,一心一意為鄉親們辦事。
“‘六一主題隊課結束了,感謝老紅軍文文奶奶和我們分享她的故事!”大隊輔導員擦了擦眼角,帶頭鼓掌。
操場上掌聲雷動,隊員們眼睛紅了,巴掌也拍紅了。
1921年,那堆燃(rán)起的篝火,給了文文奶奶活下去的希望。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正像那堆篝火,給了舊中國走向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