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強 付勝瑞
玉米雜交制種不僅關系到生產企業和農民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牽涉到新品種的推廣和糧食安全。從目前制種情況看,影響質量優劣和產量高低的因素較多,根據影響玉米制種相關因素,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是保證玉米雜交制種質量、提高制種產量、加快新品種推廣的關鍵。
一、影響玉米雜交制種質量和產量的因素
1. 地力基礎
土壤源源不斷地為制種玉米的生長發育提供水肥氣熱,而這種能力正是由地力基礎決定的。一般土壤越肥沃,為制種玉米提供水肥氣熱的能力就越強,玉米生長發育旺盛,雜交制種得到的種子也就越飽滿,內在品質好、產量高;若是瘠薄的土壤,為制種玉米提供水肥氣熱的能力較差,玉米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所得種子的內在品質相對較差,產量較低。
2. 水澆條件
玉米植株高大,蒸騰作用強,耐旱性較差,特別是制種玉米親本多為自交系,相對大田玉米生長發育弱、抗旱能力差。若水澆條件不能滿足制種玉米對水分的需求,則會導致玉米吐絲延緩、花粉量降低,嚴重時父母本花期不遇,玉米出現缺粒現象,影響玉米雜交制種的質量和產量。
3. 施肥狀況
雖然制種玉米相對大田玉米所需的肥料較少,但也要合理施肥,以保證玉米生長旺盛,保持較強的抗病能力,確保后期制種產量。若施肥不到位,無法滿足玉米生長發育對肥料的需求,其植株生長細弱,抗病能力差,后期容易引起倒伏,制種品質和產量均受到影響。
4. 制種隔離
玉米屬異花授粉作物,異花授粉率在95%以上,雄穗花粉量大,并隨風漂移擴散,極易發生串粉造成雜交制種混雜,如果制種基地隔離不當或不達標,就無法保證所制品種的純度和質量。正確設置隔離區,是防止其他品種或品系的花粉傳入制種區,引起串粉混雜的重要措施。
5. 親本純度
親本種子的純度對雜交種子的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若親本純度低,則雜種優勢衰退。只有高純度的親本,才能生產出高純度的雜交種子。
6. 親本行比
玉米雜交制種收獲的是制種田母本果穗,父本只是提供花粉,因此在保證父本花粉充足的情況下應盡量多種母本,以增加母本數量,這是提高玉米制種產量的關鍵措施。
7. 播種質量
提高玉米播種質量,實現苗全、苗齊、苗勻、苗壯,是制種玉米豐產的基礎。如果播種質量差,播種過深、過淺或深淺不一,出苗不齊全,缺苗斷壟,前期就難以形成壯苗,勢必影響后期制種的產量。
8. 病蟲草害
玉米的病蟲草害主要包括苗枯病、褐斑病、葉斑病、瘤黑粉病、蚜蟲、紅蜘蛛、玉米螟、黏蟲和田間雜草等,這些病蟲草害都威脅著玉米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在玉米開花散粉期,蚜蟲分泌的黏液讓花粉無法飛散,嚴重影響授粉,導致結實率下降,產量大幅度降低。
9. 母本去雄
母本去雄是玉米雜交制種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去雄不及時會引起母本自花授粉,降低雜交制種的品級和雜交優勢,嚴重的不可作種子使用。
10. 花期不遇
由于受低溫冷害、高溫干旱等氣候條件和種植管理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常常導致制種田父母本花期不遇,父本抽穗時間提前或者延后,造成母本不能接受足夠的花粉,從而使得母本果穗的結實率下降,制種產量降低。
11. 收期不適
種子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種子的品質和產量。收獲過早,種子灌漿不充分,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標準,產量下降,發芽率明顯降低;種子收獲過晚,錯過最佳晾曬期,種子水分含量高,易發生霉變和受凍害,影響種子質量,發芽率降低。
二、玉米雜交制種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的措施
1. 基地選擇
玉米雜交制種基地的選擇要求:土地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成方連片,溫度、光照、肥水等條件能夠滿足制種玉米親本生長發育的需要;此外,在基地四周500米以內不得種植其他玉米品種,以防其他品種玉米的花粉侵入,影響雜交制種的質量。
2. 整地施肥
玉米制種田的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一般每畝施入有機肥2 000~3 000千克;化肥應按照當地測土配方施肥結果,實行氮、磷、鉀、鋅等營養元素配合施用,全部磷、鉀、鋅肥和40%~50%氮肥作基肥施用,50%~60%氮肥則作追肥施用。
如果土壤水分不足,要進行澆水造墑,保證制種玉米正常發芽和苗期需要。
玉米播種前進行精耕細作,耕翻20~25厘米深,使土壤上暄下實,表土松軟,地面平整,準備適期播種。
3. 種子處理
選擇符合純度標準的親本作種子。播種前去除親本種子中的破粒、蟲粒、秕粒、霉粒、雜粒等;隨后曬種1~2天,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增強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種子曬好后,用含有噻蟲嗪、吡蟲啉和咯菌腈、苯醚甲環唑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預防地下害蟲和土傳病發生。
4. 確定行比
根據玉米親本的植株高度、株型的緊湊程度、父本雄穗的分枝多少、開花時間及花粉數量等因素確定最佳的父本與母本行比。在保證父本花粉充足的情況下盡量多種母本。如果父本植株高于母本,且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開花時間長又無敗育現象,可以適當加大行比。一般采用l∶4或l∶5的父母本行比,并根據往年生產情況適當進行調整。
5. 錯期播種
根據玉米制種親本生育特性及當地氣候特點,合理確定父母本播期,要遵循“晚熟先播,早熟后播”和“寧可母本等父本,不可父本等母本”的錯期播種原則,確保父母本花期恰好相遇,以提高制種的品質和產量。播種時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嚴格區分父本行與母本行,避免播錯現象的發生。
6. 提高播種質量
當5厘米深的地溫穩定在10℃時即可播種。播種時要根據土壤墑情和暄實程度合理調整播種深度,一般播種深度控制在3~5厘米,做到播深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鎮壓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播種盡量做到一播全苗,實現苗齊、苗勻、苗壯,為制種玉米優質豐產打好基礎。
7. 去雜去劣
為提高玉米制種質量,凡是不符合父母本典型性狀的植株要徹底除去,以保證玉米雜交制種的純度。去雜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去雜在苗期,主要根據幼苗葉形、葉色、葉鞘顏色、葉緣大小、茸毛等特征特性結合定苗去雜,同時拔除個別長勢過旺的大苗或過弱的細苗;第二次去雜在抽雄散粉前結合去雄進行,主要根據葉色、葉片寬窄大小、植株高矮、雄穗分枝大小、穗位高低、花藥顏色、花絲顏色去雜。雜株對種子質量的影響是“母本雜一株,父本雜一片。”可見,去雜去劣父本要重于母本。
8. 加強管理
制種玉米的田間管理主要是病蟲草害防治和肥水供應。播種后至玉米苗5葉前,及時噴灑除草劑,防治田間雜草;生育期間,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好苗枯病、褐斑病、葉斑病、蚜蟲、紅蜘蛛、玉米螟、黏蟲的防治工作;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促進幼穗分化,增加雌穗粒數;生育期間遇到干旱要及時澆水,雨后田間積水要及時排除。
9. 母本去雄
當母本植株還有2~3個葉,抽雄能摸到雄穗時,即可開始去雄。去雄時將雄穗和2~3個葉片一同去掉。
去雄工作選在上午露水剛干時為好。初期去雄可掌握隔日1次,從抽穗盛期至去雄結束必須每天進行。整個過程要求做到風雨無阻,確保去雄工作及時徹底,一株不漏,全部拔除。去雄拔下的雄穗不得亂扔,必須帶出制種田深埋或帶出隔離區以外,以免雄穗花粉散發在制種田內,失掉母本去雄的意義。母本去雄工作非常重要,要派責任心強的人員進行檢查,確保制種質量萬無一失。
10. 早割父本
父本散完粉后要及早割除,防止父母本混雜,割除父本時要做到干凈徹底。這樣既有利于母本植株通風透光,提高母本光能利用率和干物質積累,減輕病蟲害發生,又有利于保證種子質量,提高制種產量。
11. 及時收獲
當玉米制種母本植株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干枯,果穗苞葉呈黃白色而松散,籽粒全部變硬,乳線完全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呈現出本品種固有的色澤時,種子已完全成熟,即可收獲。收獲后及時晾曬,種子達到安全含水量13%以下時,進行脫粒入庫。脫粒前去掉成熟度差、病蟲危害、霉爛的棒穗,并根據穗型、粒型、粒色、軸色等本品種特征特性逐穗進行挑選,之后再次去雜,確保種子達到純度標準。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寧津縣農業農村局 郵編:2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