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麗
摘 要:為篩選出高產、優質、抗倒伏、抗病害、生育期適宜的抗除草劑谷子品種,實現谷子化學調控間苗,2020年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了5個抗除草劑谷子品種,并開展了大區隨機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的5個品種中,天粟1號、天粟7號、豫谷18產量居參試品種前3位,分別為380.4千克/畝、373.4千克/畝、369.5千克/畝,生育期適宜,適合在建平縣推廣種植。
關鍵詞:抗除草劑;谷子;品種;引進篩選
谷子是遼寧省建平縣種植面積最大的雜糧作物,年種植面積在55萬畝左右,種植品種有毛毛谷、大金苗等,由于種植時間久遠,造成品種單一、品性退化、米質較差、產量低下,制約了谷子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谷子除草劑藥害問題,更為農業生產帶來困擾,成為限制谷子產量提升的瓶頸問題。為更新建平縣谷子品種,篩選出高產優質、抗病抗倒、生育期適宜、綜合性狀較好、適應力強的抗除草劑谷子品種,提高產量與米質,增加農民收入,2020年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了河北天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5個抗除草劑谷子品種,開展篩選鑒定試驗,探索其生育特性及抗逆性、豐產性,為指導谷子高質高效生產和輕簡化栽培提供科學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遼寧省建平縣農業中心黑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土壤類型為褐土,土質疏松,地力中等,肥力均衡,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玉米。
2. 參試品種
供試品種5個(含對照):豫谷18(CK)、天粟1號、天粟7號、天粟金米1號、天粟金米2號。種子由河北天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區對比,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種植16行區,行長20米,行距0.6米,穴播株距14.5厘米,隨機排列,四周不設保護行,區間留1.5米的過道。
4. 田間管理
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機械穴播栽培模式。結合播種每畝一次性施入48%長效緩釋摻混肥40千克作基肥,51%硫酸鉀復合肥15千克作口肥。5月15日播種。5月25~26日出苗。6月10日(在谷子出苗后15天內),選擇無風天氣,每畝用12.5%烯禾啶乳油100毫升和56%二甲四氯鈉可溶性粉劑60克,兌水40千克噴霧防治雜草。在播種后、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各灌水1次,并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原則,防治病蟲草害。8月11日,每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兌水30千克噴霧防治三代黏蟲。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
5. 觀察記載
觀察記載各品種播種期、出苗期、 拔節期、孕穗期、抽穗開花期、灌漿期、成熟期及生育天數,測定噴施除草劑后每穴保苗數、每畝有效穗數,成熟后在各小區中間行連續取10個谷穗進行考種,觀察測定谷子單穗重、穗粒重、千粒重等,折合成畝產,最后匯總整理數據。
二、結果與分析
1. 生育性狀
在供試的5個谷子品種中,生育期由短到長的次序為:天粟1號<天粟7號<豫谷18(CK)<天粟金米1號<天粟金米2號。生育期最長的是天粟金米2號,比豫谷18(CK)長5天;最短的是天粟1號,比豫谷18(CK)短5天;天粟7號的生育期比豫谷18(CK)短4天;天粟金米1號的生育期比豫谷18(CK)長4天。詳見表1。
2. 出苗保苗數
在供試的5個谷子品種中,出苗時間均在5月25~26日,差異不大。出苗數由低到高的次序為:天粟金米1號<天粟金米2號<豫谷18(CK)<天粟7號<天粟1號,最大相差0.11株/穴,差異不顯著。統一噴施除草劑的時間在6月10日,噴施后保苗數由低到高的次序與出苗數排序相同,最大相差0.19株/穴。詳見表2。
3. 產量性狀
在供試的5個谷子品種中,保苗密度、有效穗數由低到高的次序為:天粟金米1號<天粟金米2號<豫谷18(CK)<天粟7號<天粟1號,這與出苗數和噴施除草劑后穴保苗數趨勢一致。單穗重差異在0.1~0.7克之間,穗粒重差異在0.1~0.7克之間,出谷率差異在0.3%~3.2%之間,千粒重差異在0.02~0.2克之間,單穗重、穗粒重差異不顯著,出谷率、千粒重差異顯著。畝產最高的品種是天粟1號,為380.4千克/畝,比對照增產10.9千克/畝,增幅為2.9%;其次是天粟7號,為373.4千克/畝,比對照增產3.9千克/畝,增幅為1.1%;畝產第三的品種是豫谷18(CK),為369.5千克/畝;天粟金米1號比對照減產7.4%;天粟金米2號比對照減產4.9%。詳見表3。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供試的5個谷子品種中,天粟1號、天粟7號、豫谷18在播種量一致的情況下,種子能夠正常發芽出苗,在出苗15天后噴施除草劑,混雜的品種在除草劑的作用下能自行死亡,既能保證谷子種植密度,又能實現谷子免間苗、清除雜草的目的,且生育期均在128天之內,產量表現較為突出,適宜在建平縣內推廣種植,天粟金米1號、天粟金米2號生育期較長,且比對照豫谷18減產,不適宜在建平縣內引進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