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為什么選取浙江省作為共同富裕示范區?支持浙江示范區建設,《意見》明確了哪些重大任務舉措?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解讀。
浙江具備開展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優勢和潛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說,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與共同富裕的內涵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各地區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條件也不盡相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難以短時間內全面鋪開,迫切需要選取部分條件相對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作出示范。”
浙江省富裕程度較高、均衡性較好,在探索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具備開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和優勢。2020年,浙江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連續20年和36年居全國各省區第1位。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6,遠低于全國的2.56,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設區市居民收入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浙江開展示范區建設的空間和潛力還較大。”該負責同志表示,浙江在優化支撐共同富裕的經濟結構,完善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的體制機制,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有效路徑方面都還有較大的探索空間。“通過在浙江開展示范區建設,及時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能為其他地區分梯次推進、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
明確四個戰略定位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聚焦亟須突破和創新的重要方向和關鍵領域,《意見》明確了浙江示范區建設的四個戰略定位。一是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先行區。二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區。三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試驗區。四是文明和諧美麗家園展示區。
明確六大支持舉措 《意見》緊扣推動共同富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明確了六大方面的重大舉措,支持浙江率先探索構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會環境。
(摘自《人民日報》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