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1998年生,是江蘇某大學的在校生。2018年4月,在利用肯德基客戶端點餐過程中,徐某無意間發現兩個“生財小門道”。
第一個是在APP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進入待支付狀態后暫不支付,之后在微信客戶端對兌換券進行退款操作,然后再將之前客戶端的訂單取消,這時候客戶端上竟可以重新獲取兌換券,此種方式分文未付騙取了一份兌換券。
第二個是先在APP客戶端用套餐兌換券下單待支付,在微信客戶端退掉兌換券,再在APP客戶端用兌換券支付,這時便可以支付成功并獲得取餐碼,此種方式等于分文未付騙取了一份套餐。
發現這個漏洞后,徐某“喜出望外”。從當年4月起,除了自己這樣點餐操作,徐某還做起了“副業”:將詐騙得來的套餐產品通過線上交易軟件低價出售給他人,從中獲利。
同時,他還與同學有“福”同享,將犯罪方法當面或通過網絡傳授給丁某等4名同學。截至同年10月案發,徐某的行為造成百盛公司損失5.8萬余元,丁某等四人造成百盛公司損失0.89萬元至4.7萬元不等。
徐匯法院審理查明,認定各被告人明知百盛公司旗下品牌肯德基APP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自助點餐系統存在數據不同步的漏洞,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虛假交易,進而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認定為詐騙罪。
根據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徐匯法院依法認定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丁某等四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至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至一千元不等的刑罰。
(據澎湃新聞5.11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