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有著“機構投資者教父”之稱的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大衛·史文森因病去世,享年67歲。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前董事長巴頓·畢格斯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是史文森和巴菲特?!痹谥袊肺纳蛟S不像巴菲特這樣家喻戶曉,但在機構投資者眼中,史文森完全是可以與巴菲特齊名的,他的思想對全球機構投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機構投資者教父”。
史文森在耶魯大學的《金融市場》公開課客座演講時曾提及:“金融市場上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投資期限太短,只關注基金的季度收益率是相當不妥當的。你無法靠只持續了一個季度的投資,或月進月出的方式來獲得巨額收益。只有通過將投資延長至三年、四年乃至五年,才會出現大量的獲利機會,沉迷于愚蠢的短線操作是無法得到這些機會的?!?/p>
此外,史文森對于股權投資有著非常大的偏好。他將耶魯基金成功的秘訣歸結于長期的、強烈的股權投資傾向。耶魯發現,過去200年中,股權是長期收益中最高的大類資產,而不是房地產或者債券。史文森還強調在投資的過程中要“不走尋常路”、不能隨大流。他認為:“在投資行業,如果采取非主流的投資策略,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人性會驅使投資人采用最獲認可的投資策略,當自己的投資跟大多數人趨同時,會強化自己和主流的一致性,以防出錯后獨面尷尬。不幸的是,這種心理上的慰藉很少能創造出成功的投資結果?!笔肺纳倪@一投資理念置于現在,依然是非常前衛的。
(摘自《都市快報》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