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章云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轉眼間,來十堰工作、生活已三十余年。從當年的青澀懵懂,到現在的成熟淡定;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此時的用度豐足;從開始的舉棋不定,到如今的眷戀熱愛……正應了那年冬天,與好友一起躺在厚厚的雪地上曬太陽時,她的一番喟嘆:“過著過著,把日子過成詩了。”是呀,徜徉在詩意的日子里,細嚼慢咽,真正是“優味多,優味生活,快樂多”!
櫻花樹下全家歡
眷戀十堰,因為它是一個人人稱道的地方。
稱道它的冬雪夏雨,更稱道它的秋月春花,尤其是那恣意張揚的櫻花。識得櫻花在故鄉,傾慕櫻花在上野,陶醉櫻花在黃龍灘。
芳菲四月,與老公一起,帶著九十多歲的婆母和從外地回來度假的女兒,慢慢走在黃龍灘水力發電廠5A景區千余米的撒滿櫻花的大道上,享受寧靜與美好,溫馨與浪漫。
累了,扶婆母靠在樹下,坐在花中,坐在隨身攜帶的小馬扎上,圍著老人談笑拍照。粉紅色的櫻花雨落在婆母滿頭的銀發上,落在女兒青春的笑靨上,落在我們暖暖的心坎上……片片含情,滴滴溫潤。
渴了,打開背包,取出茶水,交換著輕呷幾口。瓊漿玉液,沁入心脾。再拿水果,互讓著吃,周身清爽,通體舒暢。
啊,春風十里,最歡喜的是和家人相游在櫻花叢里。
四方山頂野炊樂
眷戀十堰,因為它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兩千年前圣人孔子和其高徒曾晳的人生理想,今天已然成為我們師友的家常。
猶記復工后,周末逸興遄飛。電話約起,自備幾個拿手好菜,恩師、同學四五家,驅車前往四方山植物園野營游樂區。
第一次游四方山,是1992年四方山剛剛建成時。那時每年春游都會帶學生從唯一登山路徑——漢江路篷布廠橋頭(西門)拾級而上,奔向山頂蔚為壯觀的植物園。隨著南門和北門的相繼開放,先后建成的40多個景點,30多個花卉園,磁鐵般吸引著我一有空就會輪換著從三個門進去轉轉。最近幾年因怕傷膝蓋,更偏愛南門廣場和北門的花卉園,且每每“淺嘗輒止”,鮮有從西門老路而上的。
這次師友們不約而同地想“走西口”。一入山門,便驚訝不已:柏油路變寬、變直了,路邊的風景變多、變美了,亭臺軒廊,依山而建,自然天成!于是歡呼聲、吶喊聲、尖叫聲,溢滿山路。
到得山頂,月季正肥,芍藥尚艷,茶果已碩,梅子漸熟……植物們紅紅火火的激情,把我們秒化成頑童。都過五奔六的人了,上樹的上樹,摘果的摘果,擺造型的擺造型,采竹葉尖的采竹葉尖(據說這東西能清火)……
“云淡風輕近午天”,樂易忘時,下午一點來鐘,護園的工友們吆喝吃飯的聲音遠遠地傳了過來。我們便叫停了游玩,準備用餐!地上的塑料桌布還沒有鋪好,熱情的工友就讓出了他們的簡易飯桌,還送上一壺新燒的開水。
于是,方盒、圓桶,雜然前陳,雞鴨魚肉,花生黃瓜,應有盡有;各家絕活,紅燒干煸,燜燉蒸煮,自不輸星級酒店大廚。奈何,時久溫降,味減了幾分,可趣味倒添了許多。
那一刻,也才真正讀懂了魯迅先生的懷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萬達廣場嗨歌香
眷戀十堰,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安放身心的地方。
“愛生活,愛十堰;愛時尚,愛萬達……”每晚繞萬達廣場散步,悅耳的廣場音樂反復播放,既近又縹緲。今年五一,侄子侄媳讓我們切實地感受了一番“萬達好聲音”!
勞動節一大早,身懷六甲的侄媳就打電話,堅決要我過節好好休息不做飯,中午一起去萬達“魚豆吉”,說要陪回十堰過節的妹妹好好玩一天。
細心的堂哥堂嫂要給他們的堂妹暖心的呵護關照,我心底滿是感激!
“我們去嗨歌吧,反正也做不了別的事。我坐著聽聽你們唱歌,會很舒服的,五爹五媽,一定要一起啊!”吃完午飯,侄媳又安排下一個活動了。
“我們還是回家休息吧!”我執意謝絕。一是擔心她的身體,二是害怕她花錢。可侄子同步催促,說如果孩子生了的話,即使有想法,還沒有辦法呢,難得大家一同放松,要我成全。
我和老公終于同晚輩們一起上樓去了好聲音萬達店。“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老公低沉的男中音響起,還真有點味道,我們都跟著哼唱。評分只能勉強及格,晚輩們還是一直點播我們熟悉的傳統經典老歌:《小城故事》《愛拼才會贏》《又見炊煙》……雖忘詞忘調,我們卻忘形地嗨了起來: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
那一刻,我明白了孔子為何“三月不知肉味”。
女兒假后返崗,第一時間給我們寄回來一個“唱吧小巨蛋麥克風”,竟然有美聲功能。我們偶爾在家吼幾嗓子,再不用害怕鄰居們反感“嘔啞嘲哳”了。
這一切的一切,驚艷了時光,豐盈了歲月。為此,我常常感恩生活的厚愛和饋贈,感恩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感恩時代的優越及美好!
郁達夫曾渴望:“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魅力十堰,浪漫車城,被繁密的小確幸溫柔以待的我,愿三生三世,與你相戀!與你相戀,優味生活,快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