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亮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令人向往。其實,我的家鄉便是這種生活的“世外桃源”。我的家鄉坐落在山東省魯南腹地,千年古縣蘭陵縣(原蒼山縣),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民風淳樸……
每年春天,雪水消融以后,家鄉的郁金香首先從茂密的花叢中,娉婷裊娜地探出來,鮮艷嬌美,國色天香,然后各種花兒競相盛開,爭奇斗艷,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演繹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故事。有時,我們采摘幾朵,頭頂著春天,在林間嬉笑打鬧;有時,穿梭在樹下捉迷藏,去尋找森林熱情的饋贈,假如找到了一株鮮嫩的玉蘭或蘑菇,必然滿林間都會回蕩著你驚喜的尖叫。
家前有一條小河,河面不寬,水流總是那樣慢慢悠悠的,那時的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戲。放學了,經常和小伙伴們坐在河邊看捕魚撒網,看血色夕陽。離開家鄉以后,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總覺得缺點什么,現在明白了,缺的是鄉音鄉情和兒時的玩伴以及河邊的楊樹翠柳、雨露陽光。
除了小河以外,村子周圍的小山坡也是我童年時期的樂園。想起家鄉的山,就會想起那些野果子來。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成熟的季節幾乎都在夏末與秋天。那是怎樣熱鬧而忙碌的季節,忙壞了我們這幫孩子,周末或者放學之后,大家一窩蜂地奔山而去,那些多汁的野果子就是我的童年。
去年秋天回了一次老家,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只能強行按捺住尋找童年記憶的興奮,早早上床睡覺。第二天一早,便獨自出門,沿著村邊河岸行走,偶爾一陣微風吹來,平添了幾分秋的涼意,當我喘息著到達目的地時,這片山林就這么靜靜地展現在我的眼前。當我走進它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寧靜淡然。雖然小時候經常在此處游玩,但秋天的山林始終都是我的最愛。擇一處山崖眺望,美輪美奐的景色盡收眼底。遠處隱約可見的山影向天際無限延伸,顏色淡得出奇,那是一種不同于灰白也不同于淡綠的神秘色彩,是一種詩情畫意的朦朧婉約派的浪漫筆調,是濃墨重彩的中國山水畫上的一道道淡雅別致的墨痕。此刻,我感到一種震撼心靈的美,一種自然、清奇、素雅的美。美時刻都在,不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是太過疏忽大意。近處的山林與遠處不同,顯得明朗清晰,輪廓鮮明。前后左右密密麻麻地生長著大大小小、品種不一的樹木。有的樹葉子枝繁葉茂,綠得蒼翠,只是這種綠不像其他季節那樣生機盎然,多一些季節的厚重濃郁;有的樹葉子紅艷艷地綴滿枝頭,似一團開得正旺的玫瑰花,若一叢翩翩飛舞的紅蝴蝶,如一抹燦爛明媚的云霞。在秋天的陽光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體會到了凡事順其自然,坦然面對。不知是近景傾情烘托遠景,還是遠景熱烈呼應近景,一切配合得如此完美和諧,如此默契無縫,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吧!太陽慢慢轉向西邊,夕陽斜照過來,給大地鍍上了一層金黃。
小時候的家鄉比較窮,自改革春風伴隨著國家新農村惠農政策,家鄉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實行柏油路村村通、戶戶通,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提升。以前村子里都是靠天吃飯,現在村辦工廠一個接著一個,農民在耕地上也實行科技化種田種菜,鄉親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現在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村都有文化廣場,家家都是多層寬敞漂亮的樓房,現代化的小康生活都在眼前,村民們上班、趕集都是豪華轎車,真是世界超前。
作為在外游子,總希望家鄉更好、更美、更富有。但是,我未曾為家鄉做點兒事,這讓我感到內疚。這些年來,即便回家鄉,也是匆匆過客,無暇游賞家鄉的山山水水。
家鄉的人,家鄉的美,我的家鄉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