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母親,是我們從故鄉到異鄉的一輪明月,我們走到哪里,月光便照在哪里。于是在每一個清輝傾瀉的夜晚,便有了思念,有了望眼欲穿的等待!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母親和故鄉,永遠是溫暖的港灣。
童年的每一次認知,都來源于母親的傳授。母親教子有方、勤儉持家,讓年少的我們,早早學會了做各種家務活。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呼喚乳名的聲音。年少時,每當背著書包奔跑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地就能聽到母親佇立在家門口,親切地呼喚我們的乳名,那聲音悅耳、動聽、溫暖。時隔幾十載,每當想起母親的呼喚,生命里便充盈著許多暖意!
母親的微笑,永遠是兒女們心中的太陽和成長的依靠。而母親最美麗的微笑,莫過于手捧我們的優秀成績單時綻放的喜悅。
盡管母親離世已三十多載,但每當我回到故鄉,在聆聽父老鄉親津津樂道傳為佳話的故事里,總能聽到故鄉人在講述母親與人為善、勤勞質樸、心靈手巧的往事。母親是位俏麗溫婉的女子,窈窕的身材,利落的短發,如花的面容,透著智慧、精明、干練。母親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裁縫,操持家務的同時,還要為自家孩子和所有親屬裁剪、縫制衣服。每天晚飯后,母親坐在縫紉機旁,縫縫補補,總是忙碌到深夜。針針線線系深情,在橘黃色燈光的映襯下,縫紉機旁不知疲倦的、慈祥的母親,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供養孩子們上學,操持家務,母親的青絲在歲月流逝中熬成了白發。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親總是無怨無悔地扛起生活的重擔,咽下苦水和淚水,以博愛、溫情面對人生。母親心靈手巧的故事,善良樸實的人品,已經深深融入故鄉人沉甸甸的記憶里。故鄉人,講述著母親的故事,時常因為對母親的思念,握著我的手,泣不成聲。故鄉人在思念母親啊!
母親的老朋友,老淚縱橫地送我到車站,依依不舍地對我說:“孩子,在外面打拼受委屈了,遇到難事了,就回家來,這里是你永遠的家!”
每次和故鄉人辭別,總是和故鄉人擁抱在一起,淚濕衣襟!故鄉是永遠的根,母親是生命里永遠的情懷,生命里因為有故鄉而縈繞溫暖,歲月里因為有母親而博愛綿長。
在失去母親的歲月里,我曾無數次踏上故鄉的土地。奔赴安放母親靈魂的青山綠水間,長跪不起。添上一把故鄉的泥土,寄托哀思……
故鄉,是余光中筆下的《鄉愁》:“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歲月匆匆,人生苦短。在母親離世30多載的滄桑歲月里,我走遍千山萬水,卻走不出鄉愁,更走不出對母親切切的思念!
故鄉是參天大樹,枝葉再繁茂,也要葉落歸根;故鄉是人的靈魂,人在他鄉再好,也要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故鄉的青山綠水間,安放著母親的靈魂。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我漂泊的心倦了、累了的時候,也是我最想回故鄉的時候。
帶著思念,帶著鄉愁,向著母親,向著故鄉,奔去!